阀体锻造工艺对比分析
1、方案一中阀体锻造工艺下料重量为2430kg,锻造火次为两火次;方案二中阀体锻造工艺下料重量为2335kg,锻造火次为三火次;方案三中阀体锻造工艺下料重量为2030kg,锻造火次为三火次。
2、方案一是将坯料整体锻造为方块毛坯,方案二大连锻造加工过程中为了便于人工分料,防止两头端部出现凹心,增加了锻坯两端余量。这两种方案设计的阀体在后续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均
精密模具锻造
阀体
锻造工艺对比分析
1、方案一中阀体锻造工艺下料重量为2430kg,锻造火次为两火次;方案二中阀体锻造工艺下料重量为2335kg,锻造火次为三火次;方案三中阀体锻造工艺下料重量为2030kg,锻造火次为三火次。
2、方案一是将坯料整体锻造为方块毛坯,方案二大连锻造加工过程中为了便于人工分料,防止两头端部出现凹心,增加了锻坯两端余量。这两种方案设计的阀体在后续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均存在加工余量大的现象,而且锻造流线被切断,降低了零件使用寿命,使得产量无法得到保证。
3、方案一中锻造后通过锯床锯掉两个余料,重量轻,利用价值不高,只能作为废料处理,同时使用锯床增加了锯条损耗,而且加一道工序,就多一重质量控制风险,如存在锯角过程中将产品锯废的可能。方案二在锻造过程中有人工分料工序,在分料位置余块大,而且剁刀切口面不一定整齐,使该位置易产生折叠。
锻造加工,动力系统主要提供液压机本体工作时所需要的高压液体,并接收回程排回的低压液体,此外,对工作液体进行检测、过滤、搅拌及冷却,以保证工作液体处于好的工作状态。动力系统分为泵直接传动和泵蓄势器传动两种类型。常见的液压机本体结构是三梁四柱上传动式。
现以锻造水压机为例,其结构简图如图11-9所示。它由上横梁1、下横梁3、4个立柱2和16个内外螺母组成一个封闭框架,框架承受圭部工作载荷。工作缸固定在上横梁1上,工作缸内装有工作柱塞君,它与活动横梁7相连接。活动横梁以4个立柱2为导向在上下横梁之间往复运动。
在活动横梁的下表面上,一般固定有上砧(上模),而下砧(下模)则固定于下横粱上的工作台上。自由锻造液压机又称锻造液压机,用于完成自由锻造工艺,即在被压机的工作缸压力作用下,通过上、下砧和一些简单的通用工具。
使钢锭或钢坯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件。液压机是利用帕斯卡定律制成的利用液体压强传动的机械,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用来传递能量以实现各种工艺的机器。液压机一般由本体(主机)、动力系统及液压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自由锻造液压机的结构,按作用力的方向区分,液压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多数液压机为立式,挤压用液压机则多用卧式。按结构型式分,液压机有双柱、四柱、八柱、焊接框架和多层钢带缠绕框架等型式,中、小型立式液压机还有用C型架式的。
热前的应力状态。热前零件在经过
锻造、正火、抛丸及机加工等工序后,或多或少会累积残余应力、锻造缺陷、组织不良等,而应力集中对变形影响非常显著。消除或控制残余应力的产生对后续热处理工序控制变形大有裨益。锻造过程中通过管理镦粗方向等手段控制金属纤维流线,使其沿齿轮毛坯外轮廓对称状均匀分布;正火过程应控制带状组织形成趋势,减少材料各项异性;机加工过程应注意均匀切削和通过刀具寿命管理等尽力避免加工应力的过度累积和不均匀状态。特别是形状复杂的工件,前序产生的残余应力对淬火变形影响很大,可采用去应力回火或均匀化处理措施消除应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