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拌砂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尽管目前我国预拌砂浆在政策体系和组织管理建设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价格偏高和社会认知度较低等原因,我国预拌砂浆发展单靠市场推动难度比较大,目前我国预拌砂浆发展主要靠政策强制推动。虽然我国目前在很多地区出台了推广预拌砂浆应用的政策,但目前这些政策的执行力度没有得到充
强力砂浆添加剂制造商
我国预拌砂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尽管目前我国预拌砂浆在政策体系和组织管理建设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价格偏高和社会认知度较低等原因,我国预拌砂浆发展单靠市场推动难度比较大,目前我国预拌砂浆发展主要靠政策强制推动。虽然我国目前在很多地区出台了推广预拌砂浆应用的政策,但目前这些政策的执行力度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支持力度不到位”是各地各企业提及率高的困难,提及率达到52.6%;同时也是被认为在众多困难中困难。使得落后的施工方式还有很大的存在空间。但这些政策都不带有强制性,未规定如果违规将受到何种处罚,这也是今后我国各级在推广预拌砂浆工作中需完善的地方。
预拌砂浆行业门槛较低,进出相对较易,我国大多数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还比较简陋。我国劳动力廉价,目前建筑施工仍以手工作业为主,现代化的施工机具还没有广泛应用,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稳定性差,这些已成为制约预拌砂浆施工应用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对物流配送技术、施工机具、配套材料、施工工艺等进行系统集成研究,是预拌砂浆应用技术的要点。
企业投资持观望态度。投资企业认识到预拌砂浆产品的潜力和经济价值,但又心存疑虑,一方面受批试点城市推广进度影响,对政策和部门的推广力度把握不准、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又怕一旦推广使用,会像预拌混凝土那样一哄而上。因此,许多企业尚在等待观望之中,处于想上又不敢上的两难境地。
湿拌砂浆的质量控制!(三)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对预拌湿拌抹灰砂浆的影响
制订预拌湿拌抹灰砂浆生产控制与施工应用技术交底资料,使施工人员对预拌湿拌抹灰砂浆的性能特点、施工方法与养护要求等方面有比较详细的了解,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基层处理,主要是将浮灰、油污、等表面杂物清除干净,润湿基层,制作灰饼。使用 Mx=3.0~3.3mm 的机制砂和水泥按 1:1 比例,掺入适量水混合拌制,拌合物稠度以使用喷涂设备将拌合物喷在基层表面且不往下流淌为宜。旨在将基层变得粗糙,增大抹灰砂浆与基层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增强抹灰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基层处理完毕 24h 后,方可进行抹灰施工。
施工现场存放砂浆的砂浆池,应用水润湿,但不得有明水聚集,注意避免太阳直射和雨淋。转运砂浆的小推车盛料斗与作业面摊放砂浆拌合物的地面,也应用水润湿,但不得有明水痕迹,避免砂浆稠度的变化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注意控制每次抹灰的厚度,以将砂浆拌合物涂抹上墙不流坠为宜。分层抹灰、找平时,必须在层砂浆收水达到六七成干,表面已有一定硬度后,方可涂抹后一层。此操作过程对控制空鼓尤为重要。抹灰砂浆操作应分层进行,从上往下依次进行。
静置 2h 及 2h 以上的抹灰砂浆,应翻拌均匀后方可继续使用,严禁使用超过开放时间的砂浆拌合物。由于预拌湿拌抹灰砂浆掺有卵石机制砂,注意掌握砂浆收水后搓压的时机,增加搓压次数,才能使砂浆表层变得更平整。
抹灰砂浆凝结硬化后,应及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 7d,可有效预防空鼓、开裂的发生。干燥天气条件下,更应注意对已凝结硬化的抹灰砂浆进行洒水保湿养护。
湿拌砂浆常见5大问题的处理方法(三)
三.砂浆骨料问题
出厂控制
1.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2.7较为理想(若有足够的砂场地,可采用细砂与粗砂进行搭配使用达到调整骨料的细度模数);
2.生产时需及时监控砂的细度(建议:采用30目筛进行检测监控,控制砂的30目筛余在35~45%之间)。
四.砂浆粘性问题
出厂控制
1.由于砂浆内含有胶质成份,砂浆的粘性与砂浆的密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测试砂浆的密度(抹灰、砌筑砂浆一般控制在1800~1900㎏/m ,地面砂浆一般控制在2000~2200㎏/m );
2.根据砂的粗细情况,适当调整减水剂的掺量,砂细要增加砂率,减少减水剂的掺量;砂粗要降低砂率,增加减水剂的掺量,以达到合适的粘性。
工地处理
砂浆到工地,晾置一段时间后水份会挥发(特别是放在楼层上的砂浆为小堆存放时),砂浆粘性随之变小,这时可稍加水进行拌和就能得到好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