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4大控制方式——点位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只对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作业空间中某些规定的离散点上的位姿进行控制。在控制时,只要求工业机器人能够、准确地在相邻各点之间运动,对达到目标点的运动轨迹则不作任何规定。
定位精度和运动所需的时间是这种控制方式的两个主要技术指标。这种控制方式具有实现容易、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因此,常被应用
全自动搬运机器人厂家
工业机器人4大控制方式——点位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只对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作业空间中某些规定的离散点上的位姿进行控制。在控制时,只要求工业机器人能够、准确地在相邻各点之间运动,对达到目标点的运动轨迹则不作任何规定。
定位精度和运动所需的时间是这种控制方式的两个主要技术指标。这种控制方式具有实现容易、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因此,常被应用在上下料、搬运、点焊和在电路板上安插元件等只要求目标点处保持末端执行器位姿准确的作业中。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是要达到2~3um的定位精度是相当困难的。
工业机器人
在物流仓库中,智能工业机器人从每一订单波次的混料箱中逐一抓取随意堆叠的不同货品,经过扫码后投入预定料箱……在近期举办的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上,梅卡曼德展台前人头攒动,不少观众纷纷将目光和喝彩献给正在给物流进行智能化拆码垛、货品拣选、上料、供包、装配的工业机器人。在不少观众看来,这次展出让他们意识到,机器人已经从只会重复动作的笨拙机器,变成人人可用、随处可用的智能帮手。
的确,在大众看来,认识一堆散乱放置的不同物体,认识物体的位置和姿态,并把它们拿起来,放到预定的地方(传送带、托盘等)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传统工业机器人来说却很难。不过,这一难题有了解决的方法——AI技术加持下的智能工业机器人,正在物流、制造等领域的丰富应用场景里拥有了“眼睛”和“大脑”,能够对混杂摆放的物品实现抓取。
机器人和机械手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机械手是机器人领域应用广泛的机械装置之一,在工业、军事、空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机械手分为四轴多轴、五轴多轴、3D/2D机器人、独立机械手、油压机械手等等,虽然种类很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够接受指令,并在三维(或二维)空间定位操作。
不同于机械手,机器人既能接受人类的指令,也能按照人类预先安排的程序执行任务,还能按照人工智能规定的原则行动。将来,机器人将更多地帮助或代替人类的工作,尤其是一些重复工作,危险工作等等。
机器人的定义不同:在欧美地区,机器人应该由计算机控制,并通过编程使其成为多功能的自动化机器;而在日本,机器人是自动化机器,因此机械臂被包括在机器人中。
在欧美中,6轴及以上的机械手可称为机器人,5轴及以下的机械手只能称为机器手,而日本将3轴机械手定义为机器人。目前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认为机器人是一种依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完成各种功能的自动化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