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室温离子液体(RTIL)六氟磷酸正丁基(BPPF6)代替传统固体石蜡为粘合剂与石墨粉相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RTIL/CPE).优化出制备电极时石墨与BPPF6的比例为3:1(w/w),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铁为电化学探针对RTIL/CPE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石蜡碳糊电极(CP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BPPF6具有较高的导
水电解涂层
以室温离子液体(RTIL)六氟磷酸正丁基(BPPF6)代替传统固体石蜡为粘合剂与石墨粉相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RTIL/CPE).优化出制备电极时石墨与BPPF6的比例为3:1(w/w),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铁为电化学探针对RTIL/CPE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石蜡碳糊电极(CP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BPPF6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使RTIL/CPE比CPE具有更高的导电效率,铁在电极上的可逆性变好,ΔEp值为64mV,峰电流响应增加3.5倍,电极过程由吸附控制变为扩散控制,根据计时库仑法求解出铁的扩散系数为1.39×10-4cm2/s.

将所得样品用于改性MnO2电极.恒流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掺 杂量在1.25%~5.00%间对MnO2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可使改性MnO2的放电容量得到极大提高.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铅的掺入改变了MnO2的 放电机理.在循环扫描过程中,掺杂物与MnO2均不再以单纯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系列Pb(X)(X=O,Ⅱ)Mn(Y)(Y=Ⅳ,Ⅲ,Ⅱ)复 合物的共氧化与共还原,抑制了电化学惰性物质Mn3O4的生成和积累,从而有望改善MnO2的可充性能.纳米PbO2与常粒径PbO2(标记为S)对 MnO2的改性机理类似.但前者对MnO2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当恒流放电至-1.0 V时,其放电容量较S样改性MnO2的放电容量平均高出约30%.

系统地考察了有关修饰膜制备和测试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感器的佳工作电位是 0. 05 V,测试溶液的适pH值为7.0.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50 nA/mmol*L -1,线性范围为0.2~2 mmol/L,响应时间为1 min,寿命在1个月以上.本方法制得的传感器能有效消除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有望用于血液中胆固醇的测定.

研究了聚蓝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多巴胺在聚蓝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特性,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多巴胺的新方法.在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在8.0×10-7~5.0×10-4mo1/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mol/L.已用于药剂中多巴胺的测定.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 法对 3d过渡金属离子Cr(Ⅲ ) ,Fe(Ⅲ ) ,Mn(Ⅱ ) ,Co(Ⅱ ) ,Ni(Ⅱ ) ,Cu(Ⅱ )和Zn(Ⅱ )掺杂TiO2 纳米晶粒 (简写为M3d TiO2 )作了表征 ,并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M3d TiO2 纳米结构多孔膜电极 .实验结果表明 ,M3d TiO2 纳米粒子的颗粒较均匀 ,粒径约为 1 5nm ,其晶型为锐钛矿和板钛矿的混晶 .在所研究的M3d TiO2 中 ,只有Zn2 + TiO2 电极的光电流大于未掺杂的TiO2 纳米结构多孔膜电极 .3d金属离子的掺杂引起各电极的光电流信号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出现 p n转型现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