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叶变换热红外光谱仪
美国 D&P 公司二十多年来致力于傅立叶变换热红外光谱辐射仪的研发与生产。基于其的技术,创立了其产品结构坚固紧凑、便携、扫描速度快的特点,特别适合野外遥感和工业应用。
102F 技术参数:
光谱分辨率:4,8,16 cm-1 可调
光谱准确度:整个光谱范围为±1 cm-1
扫描速度:1 帧光谱/秒,标称
热红外光谱分布测量公司
傅立叶变换热红外光谱仪
美国 D&P 公司二十多年来致力于傅立叶变换热红外光谱辐射仪的研发与生产。基于其的技术,创立了其产品结构坚固紧凑、便携、扫描速度快的特点,特别适合野外遥感和工业应用。
102F 技术参数:
光谱分辨率:4,8,16 cm-1 可调
光谱准确度:整个光谱范围为±1 cm-1
扫描速度:1 帧光谱/秒,标称值,光谱分辨率为 4cm-1
光通量:0.016cm2 球面度
模拟数字转换器:16 位,全测量范围±10V
FFT 大小:1024 – 32,768,取决于光谱分辨率的选择
仪器工作温度范围:0 – 50 0C
检测器:单元 InSb 和 MCT 复合
标配 1”口径镜头(视场角 4.8 度)以及相应的冷热校准黑体
操作软件包含:光谱测量、标定、实时处理及显示、存储等功能
尺寸:36cm x 20cm x 23cm
重量:7Kg
曼富图三脚架
配有 5*5 英寸的漫反射金板
通用电源适配器一套,可用于标配铅酸电池的充电,也可用于仪器设备的供电
6L 液氮罐
用于低发射率样品测量的黑体筒
傅立叶变换热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及参数介绍
应用: 地面遥感 热红外光谱分布测量 温度测量 发射率测量
应用: 遥感学应用 地质学应用 大气监测 大气污染测量 工业在线监测
参数:
想要了解更多傅立叶变换热红外光谱仪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网站上的热线电话!
“红外光谱仪”的前世今生
1800年 英国物理学家赫谢尔(Herschel)用棱镜使太阳光色散,研究各部分光的热效应,发现在红色光的外侧具有热效应。
1905年 库柏伦茨(Coblentz)测得了128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引起了光谱界的极大轰动。这是红外光谱开拓及发展的阶段。
1908年 Coblentz 制 备和应用了用氯化钠晶体为棱镜的红外光谱议。
1910年 Wood 和 Trowbridge研制了小阶梯光栅红外光谱议。
1918年 Sleator 和 Randall 研制出高分辨仪器。
1947年 世界上台双光束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在美国投入使用。这是代商品化红外光谱仪器。
1950年 由美国 PE 公司开始商业化生产名为 Perkin-Elmer 21 的双光束红外光谱议。
1960年 采用光栅作的单色器,比起棱镜单色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仍是色散型的仪器,分辨率、灵敏度还不够高,扫描速度慢。这是第二代仪器。
1970年 干涉型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计算机化色散型的仪器的使用,使仪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第三代仪器。
1980年 用可调激光作为红外光源代替单色器,具有更高的分辨本领、更高灵敏度,也扩大应用范围。这是第四代仪器。
“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及维护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干燥,空调和除湿机必须全天开机(保持环境条件 25±10℃左右,湿度≤70%); 2.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不得在实验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