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球型支座
抗震球型支座,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铁路桥、公路桥、 城市高架桥以及各种大型架空结构的球型支座。桥梁支座的类形很多,可根据桥梁跨径、支点反力和对支座建筑高度的要求等选用常用的支座有以下几种:(一)垫层支座:由油毡、石棉泥或水泥沙浆垫层做成的简单的支座,10m以下的跨径简支板、梁桥,可不设专门的支座,而将板或梁直接放在上述垫层上。它由 上、下预埋板2、17、上
LQZ球形支座加工定制
抗震球型支座
抗震球型支座,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铁路桥、公路桥、 城市高架桥以及各种大型架空结构的球型支座。桥梁支座的类形很多,可根据桥梁跨径、支点反力和对支座建筑高度的要求等选用常用的支座有以下几种:(一)垫层支座:由油毡、石棉泥或水泥沙浆垫层做成的简单的支座,10m以下的跨径简支板、梁桥,可不设专门的支座,而将板或梁直接放在上述垫层上。它由 上、下预埋板2、17、上、下底板5、15、中芯机构组成,所述 中芯机构由座体24、弹性圈11、衬板26、缓冲板25、7、钢 板6、20、19、弹性圈14以及上拉块8、下压板22构成^ 本实用新型既能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又能发挥减震、消 能的优异效果。
1、一种球型支应,由上、下蕷埋板⑵、(17)、上、下底板(5)、(15)、中芯 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机构由座体(24)、弹性国(11)、村板(26)、缓冲板
(2) 、⑺、钢板(6)、(20)、(19)、弹性圏(14)以及上拉玦⑻、下压板(22)构成, 弹性圈(11)设在座体(24)外倒,座体(24)的上部具有一球形凹腔(23),相对应地村板
(3) 的下部形成一呈抛物面的球風该抛物面的球冠与球形凹腔(23)相配,緩冲板 (25)垫设在球形凹腔(23)内,藉由其起村板(26)与座体(24)之间的缓冲,村板(26)的 上部形成一凹腔(27),缓冲板⑺、钢板⑹依序叠设在该凹腔(27)内,倒板(20)与钢 板(19)二者相接触,钢板20嵌设在座体(24)底部,钢板(19)置于下座板(15)上弹性 _ (14)里于下座板(15)上,并对应于主体(24)的座体下沿(12),且其与底座下沿(12) 之间保持有间睐(2S),上拉块(8)固定在上废板(5)上,并对应于弹性圈(11),且其与 弹性圈(11)之间保留有间隙(29),下压块(22)固定在下底板(15)上,藉由其限挡弹性 闽(14)。固定型系列(JQZ-GD)单向活动型系列(JQZ-DX)双向活动型系列(JQZ-SX)4。
2、 球型支座特征在于弹性圈(11)、(14)为阻尼橡 肢圈。
3、球型支座特征在于间1*( 2 8)大于间隙(29)。
4、球型支座特征在于緩冲板(7)、(25)为聚四氟 乙練板。
5、 球型支座特征在于钢板(6)、(20)、(19)为不 錄钢板。



基本信息
支座是指用以支承容器或设备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载荷。如室外的塔器还要承受风载荷。种类
支座的结构型式主要由容器自身的型式和支座的形状来决定,通常分为立式支座、卧式支座和球形容器支座三类。立式支座又分为悬挂式支座、支承式支座、支承式支脚,支承式支腿、裙式支座等;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粘结剂,粘结到构件砼裂缝部位表面,使钢板或型钢与混凝土连成整体共同工作。卧式支座分鞍式支座、圈座和支腿式支座等;球形容器支座分支柱式、裙式、半埋式和V形支承等
。
桥梁支座的类形很多,可根据桥梁跨径、支点反力和对支座建筑高度的要求等选用常用的支座有以下几种:
(一)垫层支座:由油毡、石棉泥或水泥沙浆垫层做成的简单的支座,10m以下的跨径简支板、梁桥,可不设专门的支座,而将板
或梁直接放在上述垫层上。变形性能较差,固定支座除了设垫层外,还应用锚栓将上下部结构相连。
(二)铸钢支座
1、弧形钢板支座:又称切线式支座或线支座。上支座为平板,下支座为弧形钢板,二者彼此相切而成线接触的支座。钢板采用约40~50mm的铸钢板或热扎钢板,缺点是移动时要克服较大的摩阻力,用钢量大,加工麻烦,一般用于中小桥梁中。
2、铸钢支座:采用碳素钢或钢,经过制模、翻砂、铸造、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工艺制成的支座。有尺寸大、耗钢量大,容易锈蚀和养护费用高等缺点。(三)新型钢支座1、不锈钢或合金钢支座2、滑板钢支座
3、球面支座:又称点支座,为适应桥梁多方面转动的要求,将支座上、下两部分的接触面分别做成曲率半径相同的凸、凹的球面支座。

网架支座刚度取值2
3. 扭转问题
超高层建筑结构出现扭转现象无疑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并产生安全性问题。而导致该类问题 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超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师在进 行结构设计时,并没有对设计方案中建筑的刚度中 心、几何形心和结构三者是否重合进行仔细验 算,如此便造成超高层建筑无法承受水平方向的压 力,从而出现扭转问题。承包人可根据设计需要预设转角及位移,但应在订货时提出预设转角及位移量的要求。对此,笔者认为,在进行 结构平面布置时,就应注意加强建筑的外围刚度, 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的密柱和高度较高的裙梁来增强 建筑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如此可有效减轻建筑 的扭转效应。本项目根据两种软件计算的周期比以 及扭转系数等数值均显示出建筑良好的抗扭性能。
4. 基础设计问题
超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是保证建筑抗倾覆和安全性的重点,同时亦关乎着后期施工 时的难易程度。(3)支座出厂时应由生产厂家将支座调平,并拧紧连接螺栓,以防止支座在安装过程中发生转动和倾覆。对于基础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 处理方法,结合本工程的基础设计总结如下:在预 设超高层建筑的埋置深度和基础类型时,应当根据 地勘报告考虑场地地基的稳定性要求,根据地质情 况选用合适的基础类型和计算模型,防止建筑在建 设或使用过程中出现整体倾斜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