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研究了三氯蔗糖与蔗糖、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在甜味、苦后味、酸味、体积感、甜后味及非甜后味等方面的区别,发现三氯蔗糖与蔗糖的味感为接近,这说明了三氯蔗糖的问世代表了高甜度甜味剂的成就。在一些食品生产应用中,阿斯巴甜滋味口感不错,但是易分解,不稳定;甜蜜素、糖精安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争议,且易产生后苦味;所谓的“蛋白糖”成分不一,安全性差,使用易造成糖精和甜蜜素超
天门冬氨酸
有学者研究了三氯蔗糖与蔗糖、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在甜味、苦后味、酸味、体积感、甜后味及非甜后味等方面的区别,发现三氯蔗糖与蔗糖的味感为接近,这说明了三氯蔗糖的问世代表了高甜度甜味剂的成就。在一些食品生产应用中,阿斯巴甜滋味口感不错,但是易分解,不稳定;甜蜜素、糖精安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争议,且易产生后苦味;所谓的“蛋白糖”成分不一,安全性差,使用易造成糖精和甜蜜素超标;糖醇类甜味剂甜度低,使用成本高,且溶解吸热大于蔗糖,虽然易产生清凉感,但口味异于蔗糖的甜熟感。而三氯蔗糖甜味感非常接近蔗糖,对热、酸、碱十分稳定,安全性高。它的优点主要有:高甜度,为蔗糖的400~800倍;安全无毒,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通过了美国FDA的认证;低热量,可用于不能食用营养型甜味剂的人群,如患者、人等。 [3] 同时亦不会引起,有益牙齿健康;稳定性好,可以长期储存,并且在高温食品加工过程中甜味不会受到破坏;甜味纯正,与蔗糖甜味相似,不会像其他某些强力甜味剂那样会产生苦后感及异味;价格便宜,相同甜度下为蔗糖价格的1/3~1/2。
我们认为,一种可能可以与三氯蔗糖抗衡的甜味剂是天然甜味剂甜叶菊。甜叶菊来自植物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和甜菊糖(steviol glycosides),甜叶菊的活性部分比糖甜150至300倍。甜叶菊非常受自然主义倡导者的青睐,纯粹因为它很天然。然而,许多人认为,如果将甜叶菊用作甜味剂,产品会存在一些难闻的余味。
甜度与甜感特征甜度为蔗糖的250~450倍,带有轻微涩味,甜菊A苷带有明显的苦味及一定程度的涩味和薄荷醇味,味觉特性要比甜菊双糖苷A差些,适度可口,纯品后味较少,是接近砂糖的天然甜味剂。但浓度高时会有异味感 [1] 。性状与性能甜菊苷在酸和盐的溶液中稳定,室温下性质较为稳定。易溶于水,在空气中会迅速吸湿,室温下的溶解度超过40%。甜菊苷与柠檬酸或甘氨酸并用,味道良好;与蔗糖、果糖等其他甜味料配合,味质较好。食用后不被吸收,不产生热能,故为、肥胖病患者良好的天然甜味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