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反复拉削,直至完成成品工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加工变导程、大长径等零件,可以解决以上零件的制造问题,满足各项加工技术要求;同时考虑设备的规格要有余度,可以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承担更多品种、规格零件的加工需要。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附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附图3是本发明的刀具系统的放大上图中床身1、推拉系统2、旋转系统3、刀杆中心架4、刀具系统5、
匀壁厚定子
(f)、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反复拉削,直至完成成品工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加工变导程、大长径等零件,可以解决以上零件的制造问题,满足各项加工技术要求;同时考虑设备的规格要有余度,可以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承担更多品种、规格零件的加工需要。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附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附图3是本发明的刀具系统的放大上图中床身1、推拉系统2、旋转系统3、刀杆中心架4、刀具系统5、工件定位固定架6、 工件7、液压系统8、电器控制柜9、控制系统10 ;
调刀套5. 1、刀片5. 2、固定螺丝5. 3、容屑槽5. 4、金属毛刷5. 5、刀杆5. 6、调整刻度 5. 7、固定螺母5. 8、固定丝杆5. 9、调整锥体5. 10、刀体5. 11。
螺杆泵原理
对于采油螺杆泵来说,沿着螺杆泵的全长,在转子外表面与定子橡胶衬套内表面间形成多个密封腔室;随着转子的转动,在吸入端转子与定子密封衬套内表面间会不断形成密封腔室,并向排出端推移,后在排出端消失,油液在吸入端压差的作用下被吸入,并由吸入端推挤到排出端,压力不断升高,流量非常均匀。螺杆泵工作的过程本质上也就是密封腔室不断形成、推移和消失的过程。
单螺杆泵问世一百多年来,定子和转子的演变更新换代有多种设计,但常规占比90%的定子的设计制造都是特定的金属中空柱形模具里形成的内壁不等厚度橡胶材料,外壁为等厚度金属碳钢管组成的零件,但是该种结构输送介质时定子承受压力有限,适用范围有限。
本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螺杆泵等壁厚定子注塑模具,包括螺旋形定子成型芯棒,还包括与其配套使用设有注胶孔的螺旋形定子金属管,所述螺旋形定子成型芯棒位于该螺旋形定子金属管中,两者之间间距各处均等,且共同固定于两端板之间形成密封的橡胶注塑腔。
建立了螺杆泵采油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和杆柱扶正器优化设计模型,确定了杆柱扶正器合理布置方式,使螺杆泵系统能够保持长期运行,有效防止杆管偏磨。通过对定子橡胶与不同举升介质的适应性研究,使定子橡胶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研究确定了螺杆泵定子橡胶的检测和评定方法,以及合理过盈量的选择原则。
通过对螺杆泵定子结构及参数的优化设计,开发了等壁厚定子螺杆泵,解决了常规螺杆泵定子受力、散热和溶胀不均匀等技术不足;在现场应用中充分表现出了泵效高、系统的特点,显示了良好的工作性能。螺杆泵采油配套技术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提高油井运转时率和检泵周期、实现有效举升的不可缺少的辅助技术措施,本文在螺杆泵采油系统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上,对防偏磨等配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