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烷的制备1.乙烯与直接合成法 以乙烯和在1,2-二氯乙烷介质中进行氯化生成粗二氯乙烷及少量多氯化物,加碱闪蒸除去酸性物及部分高沸物,用水洗涤至中性,共沸脱水,精馏,得成品。2.乙烯氧氯化法乙烯直接与氯化生成二氯乙烷。由二氯乙烷裂解制时回收的和预热至150-200℃的含氧气体(空气)和乙烯,通过载于氧化铝上的氯化铜触媒,在压力0.0683-0.1033MPa;温度200-250
进口二氯乙烷厂家
二氯乙烷的制备1.乙烯与直接合成法 以乙烯和在1,2-
二氯乙烷介质中进行氯化生成粗
二氯乙烷及少量多氯化物,加碱闪蒸除去酸性物及部分高沸物,用水洗涤至中性,共沸脱水,精馏,得成品。2.乙烯氧氯化法乙烯直接与氯化生成二氯乙烷。由二氯乙烷裂解制时回收的和预热至150-200℃的含氧气体(空气)和乙烯,通过载于氧化铝上的氯化铜触媒,在压力0.0683-0.1033MPa;温度200-250℃下反应,粗产品经冷却(使大部分三氯和部分水冷凝);加压;精制,得
二氯乙烷产品。3.由石油裂解气或焦炉的乙烯直接氯化的方法。此外,在法制取的生产中还副产有1,2-
二氯乙烷。4.将工业品1,2-
二氯乙烷是用洗至酸层无色,而后用5%的氢氧化钙溶液洗,再用水洗一次,分去水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进行精馏。1,2-
二氯乙烷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含有8.9%的水,共沸点7.7℃。利用此特性脱去大量的水后再进行干燥和蒸馏即得纯品1,2-
二氯乙烷。5.将催化剂三氯化铁、氯化铜或氯化亚锑悬浮于
二氯乙烷中作为反应介质,分别通入气体乙烯和进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50~70℃,反应压力0.4~0.5 MPa:反应所得产物用水洗去和催化剂,静置分层,分去水层,然后用1%~2%的洗涤,分去水层后进行共沸精馏,蒸出的共沸物静置分去水层,干燥后,再精馏,即得1,2-二氯乙烷纯品。

平衡氧氯化法是世界上主要采用的生产工艺,具有规模大、利于环保、经济性能佳等特点。该工艺主要由乙烯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二氯乙烷精馏和裂解等工艺单元组成 。其 中,乙烯直接氯化合成二氯乙烷是平衡氧氯化法生 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单元 。 乙烯直接氯化反应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气相法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因反应选择性差 等原因没有工业化。液相法生产工艺采用液相二氯 乙烷为介质,以FeCl3或其络合物为催化剂,由氯 和乙烯鼓泡通过液层进行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该反应为气液非均相反应。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 直接氯化可分为低温氯化 、中温氯化和高温氯化工艺,有必要对这3种直接氯化工艺进行比较

二氯乙烷工艺分析平衡氧氯化法是世界上主要采用的生产工艺,具有规模大、利于环保、经济性能佳等特点。该工艺主要由乙烯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二氯乙烷精馏和裂解等工艺单元组成 。 乙烯直接氯化反应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气相法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因反应选择性差 等原因没有工业化。
乙烯直接氯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用路易斯酸FeCl3极化,极化后的氯离子作为一个亲电基团攻击乙烯的双键,形成氯阳离子化合物和四氯化铁负离子,然后四氯化铁负离子中的一个氯离子加到氯阳离子化合物的碳原子上,从而生成二氯乙烷。
氯化工艺的特点分析
由反应温度对二氯乙烷选择性和系统热负荷可见,但系统热负荷也高,这是由于直接氯化反应放热量大,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保持反应釜内的 温度恒定,
这是由于中温、高温氯化 工艺采用气相出料,减少了催化剂的损失,反应热直接将部分二氯乙烷汽化,相应地减少了为移出反 应热所消耗的冷却水量;可直接 进入二氯乙烷精制单元的精馏塔,为精馏塔提供了 部分热源,减少了精馏塔再沸器的热负荷,降低了 装置的能耗 。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