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音量出现噼里啪啦的声音,音量时大时小调整音量时出现噼里啪啦的声音,音量时大时小。
这是在多媒体音箱身上出现次数的故障,相信很多用户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调节音箱的音量往往会出现这个情况。一般来说,信噪比越高,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越高。不少用户都选择利用电脑系统的音量调节进行调节,这无疑是一种权宜之计。
事实上只要出现这种情况便可以判断是调节音量的
天津家庭影院设备
调整音量出现噼里啪啦的声音,音量时大时小
调整音量时出现噼里啪啦的声音,音量时大时小。
这是在多媒体音箱身上出现次数的故障,相信很多用户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调节音箱的音量往往会出现这个情况。一般来说,信噪比越高,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越高。不少用户都选择利用电脑系统的音量调节进行调节,这无疑是一种权宜之计。
事实上只要出现这种情况便可以判断是调节音量的相位器出了问题。大多数音箱都利用是电位器来改变信号的强弱(数字调音电位器除外),从而来进行音量调节和重低音调节的。而电位器则是通过一个活动触点,来改变在炭阻片上的位置,从而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位器内会有灰尘或杂质落入,电位器的触点也可能会氧化生锈,造成接触不实,这时在调整音量是就会有“噼里啪啦”的噪音出现。
解决的办法比较简单,只需要更换一个新的电位器就够了,其花费不会超过2元钱。不过,的处理办法还是打开音箱,再把电位器后面的四个压接片打开,露出电位器的活动触点。然后,用无水酒精清洗碳阻片,再在碳阻片滴一滴油,后把电位器按原来位置装好就可以解决噪音问题。
当然,上面是大多数人会遇到的情况。但还有一种原因也会引发上面的故障:电位器的质量不稳定。在使用时,左右声道的本来是分离的,但现在却因为错位,造成在使用的时候时通时断,这就产生的“霹雳啪啦”的噪音。对付这个也很简单,我们只要用尖嘴镊子轻轻拔正,再按原位装回就可以了。

音响系统与听音房间的匹配
音响系统与听音房间的匹配
一、房间大小与机器功率之间的匹配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必须根据房间面积大小、高度、容积等条件来选择,主要保证重放时有一定的声压,而且要和音箱功率基本匹配。不少用户都选择利用电脑系统的音量调节进行调节,这无疑是一种权宜之计。功率太小音量不够,太大又造成浪费。一般家用根据经验,胆机20W~50W,石机50W~100W额定输出功率就可以了。
二、听音房间的空间尺寸为了避免产生驻波,房间的空间尺寸的比例要合适。消除或者至少避免声波因四周墙壁在某一频率上产生共振,可大大提高系统重放时的声音清晰度。一旦共振发生将很难消除,一间尺寸和装修都已经固定的房间,并不是什么器材和音源都可以重放的。一般家庭的客厅比较容易出现驻波的频率大约在80Hz~300Hz,根据很多资料的介绍,听音房间的长、宽、高比例应该是1.618:1:0.6侣,如房间尺寸差异太大,可以在装修时通过调整天花板吊顶的高度来弥补,而宽度则可以调节墙面装饰物的厚度(如电视墙、酒柜墙、古董架等)来弥补。
三、听音房间的混响时间对于不同尺寸、构造,特别是室内六面材料都不同的房间,都存在不同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长短主要和发声清晰度构成一对矛盾,混响时间太短,声音枯燥发干,混响时间太长,声音混淆不清,大量细节将无法在声场中重现,大大影响欣赏音乐的效果。

一件乐器从低音至高音的发展位置都应保持不变
在试听低频区时,如果低音一片混浊和凌乱,这是阻尼特性差、电源内阻大,或线路设计不良的表现;中频段可选用人声和弦乐来鉴定,人声的演绎应圆润悦耳,发声位置应能稳定不变,弦乐的中频段应饱满有力,顺滑流畅;钢琴高音区的声音应清晰和有力度,弦乐的高音区应圆润而不发毛或刺耳,否则就有频率失真及交互失真的现象。一件乐器从低音至高音的发展位置都应保持不变,不会忽左忽右地移动。荷兰的(VDH)范登豪、丹麦的高度风(ORTOFON)、意大利的A。在播放交响乐时,对演奏场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能感受到尽量多的器乐声部在面前展开的位置,这是对扩声设备的一般要求。
【多重原则】从技术方面考虑,功放与音箱配接有下面几点要注意:功率匹配、功率储备量匹配、阻抗匹配、阻尼系数的匹配等问题。
【功率匹配】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的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一定阻抗条件下,功放功率应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应用场所功放的不失真率应是音箱额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动态场合则应该是1.5-2倍左右。
【目标响度】在一定的目标响度下,音箱可以比设计值大一些,以备不同用途,而功放的功率应该严格由音箱决定,没有太大的灵活性。
【环境因素】很多功放机都有100W×2左右的功率,但应用于家庭中通常其音量只开1/5—1/4左右,也就是只开10—30W左右的功率,开大了不仅耳朵会受罪,喇叭也受不了,而且会使音乐失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