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析仪的发展过程
网络分析仪是在四端口微波反射计(见驻波与反射测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60年代中期实现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按一定误差模型在每一频率点上修正由定向耦合器的定向性不完善、失配和窜漏等而引起的误差,从而使测量精准度大为提高,可达到计量室中精密的测量线技术的测量精准度,而测量速度提高数十倍。
网络分析仪的原理详解
现代网络分析仪已广泛
泰克网路分析仪代理
网络分析仪的发展过程
网络分析仪是在四端口微波反射计(见驻波与反射测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60年代中期实现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按一定误差模型在每一频率点上修正由定向耦合器的定向性不完善、失配和窜漏等而引起的误差,从而使测量精准度大为提高,可达到计量室中精密的测量线技术的测量精准度,而测量速度提高数十倍。
网络分析仪的原理详解
现代网络分析仪已广泛在研发,生产中大量使用,网络分析仪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各种不同部件 ,材料,电路,设备和系统。无论是在研发阶段为了优化模拟电路的设计,还是为了调试检测电子元器件,矢量网络分析仪都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
在过去的十年中,矢量网络分析仪由于其较低的成本的制造技术,流行度超过了标量网络分析仪。虽然网络分析理论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但是直到 20世纪80年代早期首台现代独立台式分析仪才诞生。在此之前,网络分析仪身形庞大复杂,由众多仪器和外部器件组合而成,且功能受限。
网络是一个被高频率使用的术语,有很多种现代的定义。就网络分析而言,网络指一组内部相互关联的电子元器件。网络分析仪的功能之一就是量化两个射频元件间的阻抗不匹配,很大限度地提高功率效率和信号的完整性。每当射频信号由一个元件进入另一个时,总会有一部分信号被反射,而另一部分被传输。
网络分析仪的发明背景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大多数高频通信系统都采用电子管(速调管、磁控管)和调幅(AM)或调频(FM)技术。一些原始的信号发生器、功率检波器和阻抗电桥被用来测量上述元件的传输、反射和阻抗特性,使之能制作出成功的系统。为了绘制一个现代Smith chart,每次一个频率要进行数小时繁琐的手动调谐测量。当时的网络分析仪是扫频标量分析仪,结合繁琐的逐点重绘器件的相对相位特性。
到60年代,半导体技术方兴未艾。基于半导体二极管的取样器成为仪器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取样器用来对波形取样,能对信号进行相对幅度和相位测量。基于返波振荡器的频率捷变信号源允许在宽频率范围内进行测量。能进行扫频幅度和相位测量的网络分析仪是建立在8405型矢量电压表基础上的8407型射频网络分析仪。它允许比较两个波形的幅度和相位,但只能工作到110 MHz。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关键技术指标
矢量网络分析仪既是信号发生器又是接收机,因此它们有大量非常必要的技术指标。在本节中,您将了解到网络分析仪的一些关键技术指标。
频率 - VNA 的频率是指其能够测量的频率。网络分析仪的接收端带有模数转换器(ADC),它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然后,即可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和显示。但是 ADC 不具备在射频范围转换信号的能力,因此入射信号必须下变频到它的工作频率。这个工作频率称为中频(IF)。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