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输送系统的分类有哪些物料输送系统的分类有哪些?1)依据颗粒在运送管道中的密集程度分为稀相输送:固体含量1-10kg/m3,操作气速较高(约18~30m/s),运送间隔基本上在300m以内。运送压力低,无维修、免保护。密相输送:固体含量10-30kg/m3或固气比大于25的运送过程。操作气速较低,用较高的气压压送。运送间隔到达500m以上,适合较远间隔运送,但此设备阀门较多,
大料仓维修
物料输送系统的分类有哪些
物料输送系统的分类有哪些?
1)依据颗粒在运送管道中的密集程度分为
稀相输送:固体含量1-10kg/m3,操作气速较高(约18~30m/s),运送间隔基本上在300m以内。运送压力低,无维修、免保护。
密相输送:固体含量10-30kg/m3或固气比大于25的运送过程。操作气速较低,用较高的气压压送。运送间隔到达500m以上,适合较远间隔运送,但此设备阀门较多,气动、电动设备多。
负压输送:管道内压力大气压,自吸进料,但须在负压下卸料,能够运送的间隔较短。设备投资、负荷较小。

不锈钢料仓存储系统的形状
不锈钢料仓存储系统。料仓是存放物料的容器,通常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料仓的几何形状:上部大多是圆柱形或棱柱形,下部收缩为开有卸料口的锥形漏斗。仓内物料靠自重从底部卸料口卸出转运。高架料仓(图1a)可减少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通常采用带式输送机从仓顶进料储存,从卸料口出料用车辆或带式输送机转运;坑口料仓还可采用架空索道进出料。高架料仓可单独设置,也可将若干个单仓组成仓群。高架料仓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圆筒仓直径已达30米,高径比大于2.5。日本的储煤钢筒仓容量已达8万吨。单仓容量已超过万吨。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我国的固体制剂生产企业中,人工配料和人工上料的生产方式普遍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药品的接触有三次,物料经过三个中间容器才能够终用于下一步工序,这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过程烦琐化,更重要的是它增大了物料交叉污染的可能,同时,在输送设备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大量的粉尘,污染环境,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有些物料还具有,,有毒,有害等特殊性质,就更加不适宜采用这种方式。在压片以及填充等工序中,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家仍在采用人工上料。而的输送设备方式应该是:尽量减少人与物料的直接接触,使物料的输送设备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完成,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工,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交叉污染,提高了固体制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