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具有高的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电器,并逐步向大功率系统如电动汽车,以及大型储能电池等领域拓展.本刊特邀南开大学的陈军撰文并阐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作了介绍.比较了两类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研究了含氨
阴极保护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具有高的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电器,并逐步向大功率系统如电动汽车,以及大型储能电池等领域拓展.本刊特邀南开大学的陈军撰文并阐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作了介绍.比较了两类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研究了含氨氮(NH4+-N)废水在循环流动式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其中阳极为Ti/RuO2-TiO2-IrO2-SnO2网状电极,阴极为网状钛电极.考察了出水放置时间、进水流量和电流密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并对能耗、阳极效率和瞬时电流效率(IC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氯离子浓度为400 mg/L,初始氨氮浓度为40 mg/L时,进水流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不大,电流密度的影响比较大.在进水流量为600 mL/min,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时间为90 min时,氨氮去除率为99.37%,去除1 kg氨氮的能耗和阳极效率为500 kW.h和2.68 h.m2.A,瞬时电流效率(ICE)为0.28.表明电解氧化含氨氮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asicon化合物Li3V2(PO4)3,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产品进行了物相分析.采用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研究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和锂离子的脱嵌过程,计算出Li^+在固相中的扩散系数(10^-8 cm^2·s^-1):采用交流阻抗测试(EIS)研究了Li3V2(PO4)3的电极过程;对两种类型的阻抗图谱提出不同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拟合:研究了Li3V2(PO4)3电极过程动力学以及新鲜电极界面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特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