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V/V)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PrNH_2Ⅱ)在石墨电极表面化以导入氨基(—NH_2),然后用-(3-二丙基)碳(EDC)作为偶联活化剂,将单链DNA(ssDNA)共价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采用显微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的ssDNA层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电极表面固定化ssDNA的杂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sDNA可以比较均匀地固定在石
倒向电极
用5%(V/V)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PrNH_2Ⅱ)在石墨电极表面化以导入氨基(—NH_2),然后用-(3-二丙基)碳(EDC)作为偶联活化剂,将单链DNA(ssDNA)共价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采用显微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的ssDNA层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电极表面固定化ssDNA的杂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sDNA可以比较均匀地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而且ssDNA是通过5'端磷酸基以磷酸氨基酯键的形式共价结合在电极表面,固定在电极表面的ssDNA的杂交特性未发生变化,能够有效地与溶液中的互补链cDNA进行杂交反应.

第二部分(第七至十章)为应用篇,侧重实际电极过程和电极体系的介绍与分析,包括在化学电源、工业电解、金属表面处理及防护等应用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电极过程和电极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委重点教材: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第3版)》主要供高等学校物理化学(电化学)研究生和化学高年级大学生作参考教材使用,也可供电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科研、教学人员及化学电源、工业电解、金属表面处理和电分析工作者参考。

研究了含氨氮(NH4+-N)废水在循环流动式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其中阳极为Ti/RuO2-TiO2-IrO2-SnO2网状电极,阴极为网状钛电极.考察了出水放置时间、进水流量和电流密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并对能耗、阳极效率和瞬时电流效率(IC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氯离子浓度为400 mg/L,初始氨氮浓度为40 mg/L时,进水流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不大,电流密度的影响比较大.在进水流量为600 mL/min,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时间为90 min时,氨氮去除率为99.37%,去除1 kg氨氮的能耗和阳极效率为500 kW.h和2.68 h.m2.A,瞬时电流效率(ICE)为0.28.表明电解氧化含氨氮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