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的磨光工艺:1、板式换热器的磨光一般在砂轮机上或用手提砂轮进行,磨光的要求是将搪玻璃面上焊坡磨平,将尖棱角磨圆、将氧化皮及夹皮磨去,现出板式换热器的本色。2、板式换热器的金属表面如果有氧化层、表面夹皮、焊缝缺陷及机加工过程中粘附的油脂污物等,都会影响搪烧质量,因此须进行磨光。3、磨光可将底胎表面打粗糙,增加表面自由能及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底胎金属与底釉的密着。
板式换热器
不锈钢板式换热器选型
板式换热器的磨光工艺:1、板式换热器的磨光一般在砂轮机上或用手提砂轮进行,磨光的要求是将搪玻璃面上焊坡磨平,将尖棱角磨圆、将氧化皮及夹皮磨去,现出板式换热器的本色。2、板式换热器的金属表面如果有氧化层、表面夹皮、焊缝缺陷及机加工过程中粘附的油脂污物等,都会影响搪烧质量,因此须进行磨光。3、磨光可将底胎表面打粗糙,增加表面自由能及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底胎金属与底釉的密着。

板式换热器手工除垢方法:一、手工除垢方法首先也将需要拆卸冷却与卸压在拆卸板式换热器之前,需要使温度降至40℃以下并卸压,冷却速度不得超过每分钟10℃。速度不得超过每分钟10。在拆去板式换热器时需要保持对角线上两个或四个螺栓在原位上,然后将其余螺栓拆。注意勿使固定夹紧板和活动夹紧板倾斜,均匀地将之后几个螺栓松开,将固定压紧板及活动压紧板与板束分开。二、清洗将板式换热器拆开后,板片可以用带有毛刷的高压清洗器加以清洗,或是软刷和清洗液或水。在使用高压清洗器时,不得使用沙子或其它摩擦剂。清洗后用清水冲洗,特别是板和密封垫片的下部,该处在清洗后,易积聚余尘,所以需要特别仔细清洗。如果板片上结垢或有机物甚厚,则应将板片从板框中取出,卸出密封垫片,将板片置于洗涤剂溶液中。当污垢溶解后,将板片洗净,用水冲洗并使之干燥。装上新的密封垫片。注意:为了便于安装,建议在板片上打上序号。三、装配板片和密封垫片的检查仔细检查每片板片及垫片,不得有缺陷或污物!在组装之前,密封垫片和板片需要是清洁的。需要将板片上污垢、石灰及烧疤去除干净。若物料为润滑剂,密封垫片的结合面需要进行脱脂。即使是沙子之类的微小异物也会导致泄漏,损坏密封垫片。松动的密封垫片需要仔细加以清洗并粘接之。Paraclip垫片在清洗时需要拆下。任何有缺陷的板需要换下。装上板片若是板片已从板框中拆下,应将其装回至板束中原来位置。板片需要依次旋转180°,以保证要求的流道。多流程板式换热器板片上要打上序号,固定压紧板编号为1号,所有的序号应面向上方并按次序排列。正确装配后的板片的边缘会形成蜂窝状图案,块或几块板旋转不当,形成的图案会变成单调划一。

板式换热器。由于板式换热器的传热面上可以压出凹凸形排液槽,在较低的雷诺数条件下既可出现紊流状态,故换热系数较高,一般可达3 000~5 000Kcal/m2 . h. ℃,与同样流速下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此值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的3~5 倍,虽然,这时板式换热器的阻力会大一些,如在同样耗功的条件下相比,则板式换热器的放热系数比管壳式的高一倍左右。
由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紧凑、空隙小、因而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增大,其安装面积约为管壳式的1/ 2~1/ 3 ,可节省占地面积与施工费用,每一外壳容积为1 m3时,其传热面积为80 m2 左右,另外,板式换热器容易增减换热面积,对于管壳式换热器在需要增加液体的处理量时,原有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但板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却很容易增加,从而增加处理能力,另外,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忽略不计,也不需保温措施。
板式换热器在运行维护方面的特点之一就是装拆比较方便,甚至可以不必完全拆开,仅把压紧螺栓松开就可抽出板片清洗、更换垫圈,以至更换板片。这对于换热介质容易产生沉积的物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板式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一种是旋压法制造的伞板式换热器,另一种是冲压法制造的平板换热器,其结构特点如下:
板式换热器体积小、占地面积少。
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为同样换热能力的列管换热器的30%左右,若与淋洒式的排管冷却器相比就更优越。
板式换热器传热。
板式换热器能使两种热交换流体处于较低的流速下,增强扰动,激起湍流,从而强化传热,传热系数值K可达16720J/(m2h℃)(水对水),较之列管换热器高2~4倍。
板式换热器组装灵活。
当生产上要求改变工艺条件和产量时,板式换热器只要增减板片数量或改变板片组装流程通道形式,即可满足要求。
板式换热器金属消耗量低。
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不锈钢或钛合金压制的传热片、密封胶垫、夹紧螺栓和压紧板整机框架等零部件组成。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每平方米消耗金属为8kg左右,而同样参数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则需要20kg左右,其他管壳式换热器就更多了。
板式换热器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由于仅是板片周围边暴露在大气中,所以热损失仅1%左右,不需要采用保温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