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当符合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当加铅封。
(一)装设位置应当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清洗,且应当避免受到辐射热、或震动的不利影响。
(二)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上应当有开启标记和锁紧装置;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不
压力容器厂家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当符合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当加铅封。
(一)装设位置应当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清洗,且应当避免受到辐射热、或震动的不利影响。
(二)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上应当有开启标记和锁紧装置;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不得连接其他用途的任何配件或接管。
(三)用于水蒸气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有存水弯管。
(四)用于具有腐蚀性或高粘度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能隔离介质的缓冲装置。
压力容器检验范围:进出口压力容器检验包括下列范围:压力容器设计的审查、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安装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返修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总之,凡是能影响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项目,都是检验的范围。
压力容器检验项目和方法:进出口压力容器的检验,一般包括两大项内容。即设计资料审查和实体检验。根据检验需要,出口的可以派员驻厂检验监检,进口的派员出国进行监造或监检。
压力容器实体检验:采用直观检查、量具检查、无损探伤检测、理化性能检验、水压试验等方法,压力容器本体和主要零部件进行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查。铜制封头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可能产生应力腐蚀开裂时,应当按照设计图样和产品标准要求进行退火处理或者消除应力退火处理。检验的主要项目有:受压元件材质、外观尺寸和成形质量、焊缝质量、组压质量、内部装置及安全附件是否有效、胀管质量、各受压元件相互的几何位置和耐压性能等。

压力容器(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储气罐)操作员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贯彻落实“安全first,预防为主”的方针,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1.操作压力容器(储气罐)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容器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
2.压力容器(储气罐)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压力容器(储气罐)本体上的安全附件应,且灵敏可靠、仪表计量应经质监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检查压力表的好坏与位置,当无压力时,压力表位置处于“0”状态,即限位钉处。
5.检查管道的密封性,确保无异常后再将进气阀门打开缓慢进气。观察进气过程,管路及罐体有无泄漏,直到达到使用压力为止。
6.每天检查压力表指示值,当发现压力有不正常现象(即失灵),若失灵给予更换;其工作压力应<0.8Mpa,如果高于0.8Mpa,安全阀应自动打开,否则应立即停止进气并给予检修。
7. 随时检查罐身是否有生锈、凹凸、破损、固定螺丝、接头是否松动和失效。 若有应立即停
止使用,汇报申请。
8.如果长期不用,应排除罐内水分。
9、压力容器(储气罐)在运作过程中严禁有金属器械碰撞、及敲打罐体。储气罐属高温、高压的容器, 附近严禁有、物体。
10、机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干净、无杂物。
压力容器焊缝中气孔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
在压力容器焊接过程中,因为工况或者原料板材、辅助材料、操作手法或者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原因会造成焊缝组织内出现气孔现象发生,下面就简单阐述:
1、可分为两种类型,反应型气孔,CO,及溶解型气孔,H2、N2。
2、分布特征,CO气孔一般分布在焊缝内部,呈条虫状,内壁光滑,氢气孔大部分分布于焊缝表面,断面呈螺钉状,在焊缝表面时呈喇叭口形,内壁光滑,氮气孔一般在表面成堆出现,呈蜂窝状,只在保护不良时形成。
3、反应型气孔,CO,形成原因,CO不溶解于液态金属,在高温时由冶金反应产生,以气泡的形式猛烈逸出,当焊接速度较快,气泡不能完全逸出时,就沿结晶方向形成条虫状气孔。
4、溶解型气孔,H2、N2,形成原因,焊接过程中,熔池金属吸收大量的氢和氮气,其在冷却凝固过程中,氢气和氮气的溶解度发生急剧下降,当熔池冷却速度快,析出的气泡来不及逸出时,就残存在焊缝金属中形成气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