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的意义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的发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出现,发生。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之效。
幼儿园消毒
消毒的意义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的发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出现,发生。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之效。

(peroxy—acetic acid)亦名过氧醋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酸味,是一种同效消毒剂,易溶于水和乙醇等,具有漂白的腐蚀作用,易挥发的刺激性酸味,是一种消毒剂,易溶于水和乙醇等,具有漂白和腐蚀作用,性不稳定,遇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强大碱等易分解。0.01~0.5%,0.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1%5分钟可杀灭芽胞,常用浓度为0.5~2%,可通过浸泡、喷洒、擦抹等方法进行消毒,在密闭条件下进雾(5%浓度, 2.5ml/m2)和熏蒸(0.75~1.0g/m3)消毒。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叫做防腐剂。无菌 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0.2%1小时可杀灭细菌繁殖型,5%2小时可杀灭,杀灭芽胞需10小时以上。各种铵盐可促进其杀菌作用。是指未发现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
消毒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叫做消毒剂。—T(chloramine T) 为有机氯消毒剂,含有效氯24~26%,性较稳定,密闭保持1年,仅丧失有效氯0.1%。微溶于水(12%),刺激性和腐蚀性较小,作用较次氯酸缓慢。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碘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