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1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1染的发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1染,出现并发1症,发生交叉感1染。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1疫感1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
预防消毒
传1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1染的发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1染,出现并发1症,发生交叉感1染。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1疫感1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1染之效。
预防性消毒
阳光消毒是指未发现传1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1疫受损严重的病1人,如骨1髓移植病1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
高水平消毒
消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1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1酸、过氧1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卫生防疫方面要求不同
条件下传播机会不同,在防疫方面要求不同。传1染病流行时,发病严重的疫区,应集中应用效力好的药1物与器械。发病少的外围地区,可采用简易消毒方法。传1染病院或病房,患者集中,污染严重,消毒量大,应采用固定设备和高1效措施,病家消毒属于临床措施,工作量小,可采用简易措施及方法。饮水应在净化基础上煮沸,生活用水净化后加氯消毒即可。对呼吸道传1染病,强调空间隔离,通风和合理的带口罩,对肠胃道病应强调用具,粪便、呕吐物消毒和接触后洗手。
不同病种的消毒,应注意区别对待。病毒性肝1炎患者,应用较强含氯消毒剂或氯人剂消毒,不宜应用季胺盐及来苏等一般消毒剂处理。在消毒工作时还须注意影响消毒的因素,如消毒剂量(包括消毒的强度及作用时间),消毒物品污染的程度,消毒的温度,湿度及酸碱度,有关化学拮抗物,消毒剂的穿透力及表面张力等。
德立康从事消毒除四害的业务,有需要的朋友欢迎来电咨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