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演播室的历史
1978年, Eugene L.提出了“电子布景”(Electro Studio Setting)的概念,指出未来的节目制作,可以在只有演员和摄像机的空演播室内完成,其余布景和道具都由电子系统产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的发展,在 1992年以后虚拟演播室技术真正走向了实用。作为数字演播室发展新技术,虚拟演播室技
企业演播室全能虚拟机系统
虚拟演播室的历史
1978年, Eugene L.提出了“电子布景”(Electro Studio Setting)的概念,指出未来的节目制作,可以在只有演员和摄像机的空演播室内完成,其余布景和道具都由电子系统产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的发展,在 1992年以后虚拟演播室技术真正走向了实用。作为数字演播室发展新技术,虚拟演播室技术已成为了当今数字电视演播室新技术的热点。在1994年IBC展览会上虚拟演播室技术亮像,并在各种电视转播中得以实现。目前,的电视台和一些省级电视台节目中也采用了此技术。
虚拟演播室现在有那些局限性?
虚拟演播室整个发展的时间十分的短暂,1992年才真正走向实用,所以它在技术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据我现在的了解,一方面是抠图问题,并不能做到纯粹,因为光线,衣服或者软件的问题,很多人像的边缘并不能抠的很细。另一方面,如果人物运动幅度过大,在走动过程也会有一些阴影和光线的变化等等……所以现在的虚拟演播室还并没有大幅度的应用。但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无穷魅力(节省资源,可以创造出各种类型的演播室环境)虚拟演播室的发展前景还是不可低估的。
虚拟演播室
系统支持内置、外置色键器。采用色度空间中的色度矢量处理方法,能够将要键去的颜色矢量与视频信号中的每个点的颜色矢量进行相应运算,在生成8bit线性键的同时还能进行消色和补色处理,使人物和物体的边缘能够与场景良好地结合,显示出色键效果。 系统支持内置色键器和外置色键器,可以和国内外任何一家的色键器进行匹配。系统抠像具有背景色偏移、溢出色偏移、溢出通道、色键通道等多种参数调节,抠像效果清晰自然,虚拟场景与人物自然融合,保证整个虚拟演播室系统的真实感,并且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