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系列轧机具有以下特点:(a)具有良好的板凸度和板形控制能力,由于它的中间辊可以轴向移动,改变了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应力状态,消除了有害的接触应力,使工作辊弯曲减小,由于带材边部减薄量减少,减少了裂边和切边量,轧制成才率可提高1-2%;(b)可采用小直径工作辊、大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和连轧机机架数量;(c)工作辊可不带原始凸度,以减少磨辊、换辊次数及备用辊的数量。2)
制造轧钢设备
HC系列轧机具有以下特点:(a)具有良好的板凸度和板形控制能力,由于它的中间辊可以轴向移动,改变了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应力状态,消除了有害的接触应力,使工作辊弯曲减小,由于带材边部减薄量减少,减少了裂边和切边量,轧制成才率可提高1-2%;(b)可采用小直径工作辊、大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和连轧机机架数量;(c)工作辊可不带原始凸度,以减少磨辊、换辊次数及备用辊的数量。2)轧辊直立布置的轧机,在连续式型钢及钢坯轧机、钢板轧机、带钢轧机及线材轧机中都有直立布置轧辊的机座,它专门用于轧制轧件的侧面(图8a)。
据统计,从1972年到2000年,共计供货359台。
HC系列轧机具有以下特点:
(a)具有良好的板凸度和板形控制能力,由于它的中间辊可以轴向移动,改变了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应力状态,消除了有害的接触应力,使工作辊弯曲减小,由于带材边部减薄量减少,减少了裂边和切边量,轧制成才率可提高1-2%;(b)可采用小直径工作辊、大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和连轧机机架数量;(c)工作辊可不带原始凸度,以减少磨辊、换辊次数及备用辊的数量。主要设备是使轧件在轧辊中实现塑性变形(即轧制工序)的机械,一般称为主机或主机列。
轧钢机按轧机布置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单机座轧机,轧制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同一架轧机上进行(图1a);
2)横列式轧机,由两架或两架以上轧机横向排列组成。横列式轧机可以是一列的,也可以是几列的(图1b、c)。
3)纵列式轧机,由两个以上轧机纵向排列而成。轧件依次在每个轧机中轧制一道(图1d)。
4)半连续式轧机,由两组轧机组成,其中一组是纵列式或横列式轧机,一组是连续式轧机(图1e)。
5)连续式轧机,由几个轧机按轧制方向顺序排成一行,轧件同时在几个轧机上轧制,并保持连轧关系,即各架轧机单位时间内的金属流量相等。(见图1f、g)。
6)越野式轧机,由两列或两列以上的纵列式轧机组合而成。轧件依次在各个轧机轧一道(图1h)。
7)布棋式轧机,由几列纵列式与单机架轧机组成。它形似象棋子在棋盘上的布置,故取名布棋式轧机(图1i)。轧机的各种布置形式如图1所示。
损坏原因:
轧机部件中轧辊的工作条件较为复杂。轧辊在制造和使用前的准备工序中会产生残余应力和热应力。使用时又进一步受到了各种周期应力的作用,包括有弯曲、扭转、剪力、接触应力和热应力等。这些应力沿辊身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断变化的,其原因不仅有设计因素,还有轧辊在使用中磨损、温度和辊形的不断变化。另一种是传动支撑辊,工作辊靠摩擦带动,前者多用于热轧钢板和较厚的冷轧钢板生产。此外,轧制条件经常会出现异常情况。轧辊在使用后冷却不当,也会受到热应力的损害。所以轧辊除磨损外,还经常出现裂纹、断裂、剥落、压痕等各种局部损伤和表面损伤。一个好的轧辊,其强度、性和其他各种性能指标间应有较优的匹配。这样,不仅在正常轧制条件下持久,又能在出现某些异常轧制情况时损伤较小。所以在制造轧辊时要严格控制轧辊的冶金质量或辅以外部措施以增强轧辊的承载能力。合理的辊形、孔型、变形制度和轧制条件也能减小轧辊工作负荷,避免局部高峰应力,延长轧辊寿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