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酸的合成方法:
1.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几乎所有的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软脂酸组分。我国特产的乌桕油中,软脂酸的含量可高达60%以上,而棕榈树果实的棕榈油中含量大约为40%,但菜油中的含量则不足2%。将乌桕油或棕榈油水解、分馏、压榨分离不饱和脂肪酸后,经重结晶即制得棕榈酸。市售品棕榈酸一般熔点为57.5-62.5℃。将乌桕油或棕榈油水解、分馏、压榨分离不饱和脂肪酸后,经重
棕榈酸厂家
十六酸的合成方法:
1.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几乎所有的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软脂酸组分。我国特产的乌桕油中,软脂酸的含量可高达60%以上,而棕榈树果实的棕榈油中含量大约为40%,但菜油中的含量则不足2%。将乌桕油或棕榈油水解、分馏、压榨分离不饱和脂肪酸后,经重结晶即制得棕榈酸。市售品棕榈酸一般熔点为57.5-62.5℃。将乌桕油或棕榈油水解、分馏、压榨分离不饱和脂肪酸后,经重结晶即制得棕榈酸。
2.用板油或棕榈油经水解、酸化,分离不饱和脂肪酸后得棕榈酸,然后经重结晶可得纯棕榈酸。
3.将米糠油、椰子油、棕榈仁油等的混合脂肪酸经真空分馏而制得。
软脂酸的生成
在原核生物(如大肠杆中)催化脂肪酸生成的酶是一个由7种不同功能的酶与一种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聚合成的复合体。在真核生物催化此反应是一种含有双亚基的酶,每个亚基有7个不同催化功能的结构区和一个相当于ACP的结构区,因此这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酶。不同的生物此酶的结构有差异。用板油或棕榈油经水解、酸化,分离不饱和脂肪酸后得棕榈酸,然后经重结晶可得纯棕榈酸。
软脂酸的合成实际上是一个重复循环的过程,由1分子乙酰CoA与7分子丙二酰CoA经转移、缩合、加氢、脱水和再加氢重复过程,每一次使碳链延长两个碳,共7次重复,终生成含十六碳的软脂酸。
脂肪酸合成需消耗ATP和NADPH+H+,NADPH主要来源于葡萄糖分解的磷酸戊糖途径。此外,苹果酸氧化脱羧也可产生少量NADPH。
脂肪酸合成过程不是β-氧化的逆过程,它们反应的组织,细胞定位,转移载体,酰基载体,限速酶,活剂,抑制剂,供氢体和受氢体以及反应底物与产物均不相同。
济南金隅化工有限公司座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家从事化工生产和贸易的公司。本公司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代理国内外厂商的优势产品。目前,公司正朝着以贸易为基础、以实业为依托,采购、销售,内外贸一体化,上下游一体化,具有综合增值能力和复合竞争能力的贸易商稳步前进。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刺激性。
十六酸特性:
分子式:CH3( CH2 )14COOH
分子量:256.4
化学式:C16H32O2
摩尔质量:256.42 g mol1
外观:白色鳞状或针状结晶
密度:0.853 g/cm3, 62 °C
熔点:63-64 °C
闪点:206℃
折光率:n20/D:1.4273
沸点:351-352 °C 215 °C,15 mmHg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可溶 十八酸特性: 性状:纯品为白色略带光泽的蜡状小片结晶体。
熔点:56℃ -69.6℃
沸点:232℃(2.0kPa)
闪点:220.6℃
自燃点:444.3℃
相对密度:0.9408
复折射率:1.4299+0.3234i
复介电常数:35.6+1.3i
稳定性:360℃分解(另有资料称376.1℃)
毒性:无毒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20℃时,100毫升水中只溶解0.00029g)。稍溶于冷乙醇。溶于丙tong、ben、乙mi、lv仿、四lv化碳、二氧hua硫、三lv甲wan、热乙醇、甲ben、醋酸戊酯等。16酸【英文名称】palmiticacid【英文别名】Hexadecanoicacid。

济南金隅化工有限公司座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家从事化工生产和贸易的公司。本公司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代理国内外厂商的优势产品。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氧化剂、还原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每经柠檬酸丙酸循环一次,可使一分子乙CoA由线粒体进入胞液,同时消耗两分子ATP,还为机体提供了NADPH以补充合成反应的需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