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量程、口径和流速
电磁流量计的量程范围宽,量程比达100:1。
生产氧化铝中的浆液,一般是经济流速1.5~3m/s。低频矩形波励磁,采用频率为50/2~50/36Hz,抗工频干扰,零点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提高。电磁流量计传感器的口径一般与管径相同。满度量程时流速可在1~12m/s范围内选用,量程范围比较宽,通常建议不超过5m/s。易粘附、沉积结垢液体如赤泥,流速
酸碱流量计供应商
1.2 量程、口径和流速
电磁流量计的量程范围宽,量程比达100:1。
生产氧化铝中的浆液,一般是经济流速1.5~3m/s。低频矩形波励磁,采用频率为50/2~50/36Hz,抗工频干扰,零点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提高。电磁流量计传感器的口径一般与管径相同。满度量程时流速可在1~12m/s范围内选用,量程范围比较宽,通常建议不超过5m/s。易粘附、沉积结垢液体如赤泥,流速1好大一些,一般为3~4m/s。矿浆等磨损性强的流体,常用流速2~3m/s,以减少对电极衬里的磨损。
实流检定尤其是在线实流检定符合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试验性等计量特点,能实现真正的流量测量仪表校准或赋值,能保证量值传递或溯源性的连续和封闭。传感器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在连接传感器的管道内涂有绝缘层或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传感器两侧应安装接地环,并可靠接地,以使流体接地,流体电位与地电位相同。离线检定给出流量仪表在检定条件下的误差值或流量计系数,但因其实际操作条件和安装条件不同于检定条件,介质的有关物性参数甚至介质本身也有所不同,实际上这种检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准或赋值。严格地讲,流量仪表的离线检定结果只能说明其在检定条件下的计量特性,大多数的实际使用现场环境条件、仪表的安装条件和操作条件与检定条件相比有很大不同,这样会给流量仪表带来附加误差,而附加误差大小总是以一定的经验主观判断的,所以离线检定对于流量测量结果要求不高,或者说即使有附加误差也能满足预期的测量要求,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选择。
经过现场多年经验在流体控制工程中,流量计和阀门是常用的设备之一。1流量计和阀门经常串联安装在通一根管道上,两者之间的距离有长短,但是设计人员经常要处理的一个问题,是流量计在前是还是控制阀后。所以在电磁流量计的信号处理中必须在响应速度和信号稳定性方法之间综合考虑。我们现在案例电磁流量计安装在阀门后,在酒精厂有一路酒精发酵要送到真空蒸馏,为了控制进塔流量,安装了单程流量计和控制阀,该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2个问题,电磁流量计偏高,电磁流量计内衬起泡,部分脱落。大概原因为控制阀在控制流量时,难免有时开度较小或者全部关闭,所以电磁流量计测量管道内会出现负压。负压的出现,使得流体测量管的发酵液溶解的气体释放出来。这些发酵液中的气会导致罐体内积聚负压。如果管道内的负压到一定状态,容易导致管道内衬出现脱落。所以我们一般在安装时会根据管道的要求,现场要求做一个很好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安装和使用。
(1)电磁流量计的计量实时性要满足工业控制的工艺要求,其特点为精准及高速,因而采样处理速率普遍要求高于100ms/次。据美国ARC咨询公司评估,近年由于特别重视环境保护,依靠上水/下水,冶金、矿山、纸浆、制药业的高速发展,今后5年,电磁流量计在我国CAGR将达到10。
(2)电磁水表的采样速率在1~30s/次范围,就可以得到计量的流量数据,况且采样速率低,功耗也越低;通常采样速率在15s/次时,内部配备的电池可保证连续计量6年。
8管道结构与测量直管段
(1)电磁流量计可以由市电供电,因而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线路的选择受功耗的影响小,选择范围广;数百毫安的励磁电流使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幅度也较大,因而不必对流体额外加速以增强信号幅值。对于能以显函数表现其对流量测量结果影响的物性参数,只要知道这些参数的实际值,就能对其进行修正,如天1然1气相对密度、压缩因子、等熵指数等对孔板流量计测量的影响。电磁流量计的测量腔为直管,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是电磁流量计测量腔体的普遍设计方式。直管结构几乎不会引起被测流场的紊乱,测量的流速基本为经济流速(1高流速8m/s左右),高速采样率又可及时修正各种流场变化带来的误差,所以电磁流量计的直管段为前5D和后3D就可以满足计量的精度要求。
(2)电磁水表使用内装的锂电池供电,降低功耗、延长工作寿命是其设计任务的关键,因而只能采用较低的励磁电流(通常它的励磁电流仅为电磁流量计的1/10,甚至更低),这样传感器的有效输出信号幅值就很微弱。由于清洗不,测量管内壁残留水泥浆固化成薄层,近二个月积聚形成绝缘层,包覆了整个电极表面,导致运行不正常到终不能工作。电磁水表研发人员通常用两种方法来增强信号:一是提高信号的放大倍数;二是将测量段缩径,人为提高介质流速,这将大幅提升流量信号。因此,电磁水表的测量腔体几乎都采用缩径工艺,一般缩径为原标称口径的70%~80%,缩径率以不显著影响仪表的压损并且不显著改变流场的稳定为原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