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结晶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质结晶板,包括结晶板主体部分(10),以及在结晶板主体上以阵列形式分布的储槽单元(20),每一所述储槽单元(20)具有面板(240),在所述面板中间位置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为第二面板(250),在所述第二面板中间位置或靠近一侧的位置凹入形成储槽(220),所述储槽(220)至少一侧的第二面板(250)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滴液槽(230)。
48孔座滴板公司
蛋白质结晶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质结晶板,包括结晶板主体部分(10),以及在结晶板主体上以阵列形式分布的储槽单元(20),每一所述储槽单元(20)具有面板(240),在所述面板中间位置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为第二面板(250),在所述第二面板中间位置或靠近一侧的位置凹入形成储槽(220),所述储槽(220)至少一侧的第二面板(250)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滴液槽(230)。
这是老的简单的结晶方法,其原理是同步地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立即使溶液达到一个高过饱和状态。幸运的话,不需进一步处理即可在过饱和溶液中逐渐长出晶体。一个用于微分批结晶的自动化系统已被Chayen等人设计出(1991,1992),其微分批方法中,他们在1-2μl包含蛋白质和沉淀剂的液滴中生长晶体。
蛋白结晶板
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蛋白质结晶过程的基于晶体形状结构的群体粒数衡算模型.在该模型中,蛋白质晶体的形状被定量描述为每个晶面到晶体几何中心的距离,由此提出了基于蛋白质晶形的多维粒度分布,即形状分布的概念.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了四方系溶菌酶的结晶动力学方程参数.结合本提出的基于晶体形状结构的群体粒数衡算模型。
温度控制作为调控蛋白质结晶过程的手段,在结晶实验中被广泛采用.热历史 效应作为蛋白质结晶实验中新的影响因素,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重视.控制温度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溶解度,进一步改变溶液的过饱和度,从而影响结晶过程.我 们简要总结了温度对蛋白质结晶的影响及应用温度技术控制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各种技术,为蛋白质结晶工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尽管近些年来在蛋白质结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上已取得巨大发展,获得衍射良好的蛋白质晶体仍然是利用X-射线解析蛋白质结构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这里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结晶方法—固液界面方法,即SLIM。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预先加入并干燥蛋白质母液;2)进行晶体生长的时候,直接将蛋白质溶液加入'干母液'中,从而产生一个固体(干母液)和液体(蛋白质溶液)的界面。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降低了对蛋白质溶液浓度的要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