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温室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智能温室农业设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下我国智能温室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智能温室面积约36.576万公顷,而我国面积大,我国塑料大棚和智能温室的建设面积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0多公顷发展到现在近15.67万公顷,占世界42.8%。设施农业同普通农业相比,产业化程度好,收益好,接受
智能温室大棚建设
我国智能温室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智能温室农业设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下我国智能温室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智能温室面积约36.576万公顷,而我国面积大,我国塑料大棚和智能温室的建设面积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0多公顷发展到现在近15.67万公顷,占世界42.8%。设施农业同普通农业相比,产业化程度好,收益好,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建棚开槽,相当于盖房子时打地基,是在挖墙前先在挖墙的地方深挖土壤,然后用链轨机反复压紧压实,然后再在其上面垒墙体。我国现有大型智能温室面积约200公顷,其中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约有50多公顷,从荷兰、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引进的约140公顷。在已确切统计的73公顷引进温室中,大多数为大型智能温室,是近十几年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温室形式。其中大型的智能塑料温室约占2/3以上,其余为玻璃温室。 在我国建设在南方的大型智能温室以生产花卉为主,北方的则以栽培蔬菜为主,少部分智能温室用于栽培苗木。
智能温室大棚内的喷灌系统如何规划?
(1)每茬作物灌溉期结束,用清水冲刷后,将软管从三通土取下。然后应将软管常按棚、厢编号分别卷成盘状,放在阴凉、避光、干燥的库房内,并避免鼠咬损坏,以备下次运用。(2)对微灌设备的附件,如三通、直通、硬管等,在每茬灌溉期结束时,三通与硬管衔接通常不要拆开,与软管带同时寄存在库房内。介绍:智能温室是温室大棚里的一种,作为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形式,适合于多种地区和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直通与软管通常不要拆开,可直接卷进软管盘卷内。(3)软管卷盘时,原则上要按本来的折叠印卷盘,对有褶皱的地方应将整平后再卷盘。(4)由于软管带壁较薄,通常只要0.2毫米摆布,因而,平常田间劳作和换茬保藏时,要当心操作,谨防划伤、戳破软管带。而且卷盘时,边卷人边走,不要迁延软管带。
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的利用率
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增加温室大棚的用途。温室大棚常用的配套技术有: 1、发挥温室大棚的支架作用。对苦瓜、黄瓜、丝瓜、豆角等利用温室大棚作支架,既可节约支架费用,又可提高产量。 2、喷滴灌技术。该系统采用手动喷灌法,由人工控制喷雾系统,达到降温、加湿效果。温室大棚种蔬菜喷滴灌生产与常规生产相比,产量可提高20%左右,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 3、大棚早熟密植栽培技术。大棚采用该技术栽培南瓜、黄瓜、丝瓜等,产值均可增加20%以上。 4、使用防虫网。使用防虫网成本低、效果是十分理想的,一般增加产量1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尤其对速生叶类蔬菜,使用防虫网,可大大减少药的施用,降低蔬菜的药残留量,降低成本,提高菜价和经济效益。
保温被的适时卷放
适时卷放保温被可延长温室大棚采光时间。根据室外气温的具体条件,早晨尽早揭帘、下午延后盖帘,是增加温室采光时间的有效措施。温室大棚一般在打开保温被之前室内温度是中低的时刻,而室外温度则是日出之前的时刻低温度。随着太阳的升起,室外的温度就开始逐步上升,这时就应该适应着揭开窗帘开始采光,因为早晨作物的光合作用。用双翼软管微灌带作用渗水器,广泛适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等小面积田地,一家一户使用很方便,已在推广数万亩。但由于室外温度是一直室内温度,所以,任何时候的揭帘采光总会造成室内温度的下降,室内温度的剧烈变化又会给作物生长造成损害,所以,如何掌握和控制揭帘的时间和揭帘的方法对获得大限度采光和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