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ISO22000标准?
ISO22000优势包括:
1)标准促使组织通过过程动态地构建HACCP,因为HACCP是ISO22000的核心。
2)标准清晰地定义了以下步骤——危害分析、风险评估、关键限值的定义、前提方案的实施、HACCP计划的实施、食品安全操作装置相关的要素管理。
3)标准的实施在食品链(从上游到下游,从种植到销售)
iso22000认证考试时间

如何评价ISO22000标准?
ISO22000优势包括:
1)标准促使组织通过过程动态地构建HACCP,因为HACCP是ISO22000的核心。
2)标准清晰地定义了以下步骤——危害分析、风险评估、关键限值的定义、前提方案的实施、HACCP计划的实施、食品安全操作装置相关的要素管理。
3)标准的实施在食品链(从上游到下游,从种植到销售)建立起了共同的语言基础,由此提升了食品风险管理水平。不同层级的风险承担者能够借助于上游已经考虑到的风险知识进行自主控制。从达能的角度看,ISO22000标准将每个的达能聚焦到了同一个语言平台上,澄清并简化了达能与公共权威机构的交流,并促进了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4)标准有利于我们履行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使我们能够竭尽所能去保证并表明食品安全。
ISO22000改进方向:
1)前提方案在标准中有所涉及,但是定义过于简单。
2)前提方案的构建是HACCP的前提,而现有ISO22000标准中关于前提方案的方法主要基于CODEX原则。因此,我们相信标准有必要就前提方案提供清晰的描述。目前,我们与BSI共同合作起草了这方面的文件,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公开性说明,以简化并澄清前提方案的管理,以利于食品行业更容易实施ISO22000,同时为公共权威机构和零售商提供更具真实性的标准实效视程。
HACCP体系的优越性
施行HACCP体系有以下优越性:2.应用阶段
三、HACCP体系与常规质量控制形式的区别
1.常规质量控制形式运转特性对 于食品平安控制原有惯常做法是:监测消费设备运转与人员操作的状况,对废品停止抽样检验,包括理化、微生物、感官等指标。传 统监控方式有以下缺乏:
(1)常用抽样规则自身存在误判风险,而且食品 触及单个易蜕变生物体,样本个体不平均性非常突出,误判风险难以意料;
(2)按数理统计为根底的抽样检验控制形式,必需做大量废品检验,费用高周 期长;
(3)检验技术开展固然很高,但牢靠性仍是相对的;
(4)消费者希望无污染的自然状态的食品,检测结果契合规范规则的危害物质 的不能消弭对食品平安的疑虑。
2.HACCP控制体系的特性
HACCP作为科学的预防性食品平安体系;具有以下特性:
(1)HACCP是预防性的食品平安保证体系,但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必需建筑 在良好操作标准(GMP)和卫生规范操作程序(SSOP)的根底上。
(2)每个HACCP方案都反映了某种食品加工办法的专注特性,其重点在于预防,设计上避免危害进入食品。
(3)HACCP不是体系,但使食品消费限度趋近于\"零缺陷 \"。可用于尽量减少食品平安危害的风险。
(4)恰如其分的将食品安 全的义务首先归于食品消费商及食品销售商。
(5)HACCP强调加工过 程,需求工厂与的交流沟通。检验员经过肯定危害能否正确的得到控制来考证工厂HACCP施行状况。
(6)克制传统食品平安控制办法(现场检查和废品测试)的缺陷,当将力 量集中于HACCP方案制定和执行时,对食品平安的控制愈加有效。
(7) HACCP可使检验员将精神集中到食品消费加工过程中易发作平安危害的环节上。
(8)HACCP概念可推行延伸应用到食质量量的其它方面,控制各种食品缺陷。
(9)HACCP有助于改善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树立食品平安的自信心。
上述诸多特性基本在于HACCP是使食品消费厂或供给商从以终产品检验 为主要根底的控制观念转变为树立从收获到消费,鉴别并控制潜在危害,保证食品平安的控制系统。
四、 HACCP与GMP、SSOP、SRFFE、ISO9000关系
1.HACCP、GMP、SSOP、SRFFE、ISO9000的含义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剖析和关键控制 点;
SRFFE:Sanitary Registration for Factories of Food for Export,即出口食品加工贮藏厂库注销注册管理制度;
GMP: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良好操作标准;
SSOP: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即卫生规范操作程序;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证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为此和质检总局自2002年以来颁布了有关食品市场准入(QS标志)、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和开展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2003年3月在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中经全体代表讨论并决定将食品行业划归药监局管理,此举表明对食品要像药品一样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同时国际社会为了进一步统一规范和强化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管理,化组织(ISO)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发布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我国也将于近期将该标准正式转化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并6+1行业(即罐头、水产品加工、肉及肉制品、果蔬汁、速冻果蔬、含肉和(或)水产品的速冻方便食品和餐饮业,开始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以HACCP原理为基础,吸收ISO9001的质量管理理论整合发展为专门适用于食品和相关行业的管理体系。该标准正式发布的意义在于:
1、填补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解决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2、把原HACCP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原理提升为完善的和规范的管理体系,更利于使食品安全的管理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
3、把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从某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食品供应链,即从种养业直至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进行全过程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在某一个小环节的产生,会造成整个食品链安全卫生控制的失败。
4、更强调食品生产者同其各相关方的沟通,以保食品安全。
5、“QS”食品市场准入,解决了食品生产企业生产食品的合法性,满足了对食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而ISO22000实现了管理的作用和效能,采取了科学的监控方法和措施,强化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把安全隐患通过管理消除在萌芽中。
6、取得了ISO22000体系认证证书,简化“QS”市场准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检查,使企业顺利通过QS的审查(是国监质检函[2002]2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