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化剂主要包括镁硅系合金、稀土镁硅系合金、钙系合金,镍镁系合金、纯镁合金、稀土合金。
1、压块状球化剂:用镁和铁粉及所设计的硅含量直接加压成型,这种球化剂中含硅很低,通常称为低硅压块状球化剂,因而为后续的孕育提供了大的余地,有利于生产铸态球铁。
2、包芯线型球化剂:将铁粉包覆在薄钢板或钢板中,将其送入铁水中达到球化目的。
铸造用球化剂厂家
球化剂主要包括镁硅系合金、稀土镁硅系合金、钙系合金,镍镁系合金、纯镁合金、稀土合金。
1、压块状球化剂:用镁和铁粉及所设计的硅含量直接加压成型,这种球化剂中含硅很低,通常称为低硅压块状球化剂,因而为后续的孕育提供了大的余地,有利于生产铸态球铁。
2、包芯线型球化剂:将铁粉包覆在薄钢板或钢板中,将其送入铁水中达到球化目的。
3、粉状球化剂:使用时将原料混合放入包内,并使铁水从合金表面流过,逐层与合金反映达到球化效果。
在铸造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球化剂是稀土镁硅铁合金。其中的镁元素主要是以硅化镁(Mg2Si)和氧化镁(MgO)两种形态存在。硅化镁作为球化剂中的一个单独相而存在,氧化镁则作为稀土镁硅铁合金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而存在。
一些铸造企业只对球化剂中的Mg元素进行检测,并作为其中有效Mg的含量。球化剂色灰兰略黄,断口组织致密,断口呈金属光泽,劣质球化剂断面致密性差,有气缩孔、夹渣等异物,断面灰暗。由于MgO对于球化不起作用,而传统的Mg元素测定方法不能区分有效Mg和无效Mg的实际含量,所以在Mg元素达标的前提下,MgO的存在直接减少了球化剂中有效Mg的含量,对球化过程和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球化剂的生产过程中,控制氧化镁的含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且球化剂中氧化镁的含量也是检验球化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硅和铁是球化剂中的基本成分,是熔炼合金时配入的,改变它们的含量能调整球化剂的密度和熔点。球化剂是生产球墨铸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其好坏直接影响所生产的球墨铸铁的质量,如铸件球化率、石墨球大小,以及铸件产生缩松、气孔、夹渣的倾向等。稀土镁硅铁球化剂中的硅一般在40%~50%,熔点为1220℃,Si低、Fe高则熔点升高,密度升高。Si过于低(Fe必高),球化剂难以熔解,而且这种球化剂在熔炼时,终点温度高,Mg的烧失较大,所含MgO量可能较多。当需多用球墨铸铁回炉料时,宜使用压制的低Si 或“无Si”球化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