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DL/ T 1253-2013)中:
第 3.7 条:
3.7 回流线 parallel earth continuous conductor
单芯电缆金属屏蔽(金属套)单点互联接地时,为抑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形成的磁场对外界的影响和降低金属屏蔽(金属套)上的鳡应电压,沿电缆线路平行敷设的阻抗较低的接地导线。
注:回流线一般带有
茂名超高压电缆附件厂家

在《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DL/ T 1253-2013)中:
第 3.7 条:
3.7 回流线 parallel earth continuous conductor
单芯电缆金属屏蔽(金属套)单点互联接地时,为抑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形成的磁场对外界的影响和降低金属屏蔽(金属套)上的鳡应电压,沿电缆线路平行敷设的阻抗较低的接地导线。
注:回流线一般带有绝缘层。

第 5.5.4 条:
5.5.4 单芯电缆金属屏蔽(金属套)单点直接接地时,在下列情况下宜考虑沿电缆邻近敷设一根两端接地的绝缘回流线:
a) 系统短路时电缆金属屏蔽(金属套)上的鳡应电压超过电缆外护层绝缘耐受强度或过电压限制器的工频耐压;
b) 需抑制电缆对邻近弱电线路的电气干扰强度。
在《电工术语 电缆》(GB/T 2900.10-2013)中:
第 461-12-01 条:
461-12-01 屏蔽导体;回流线 shielding conductor
与电缆线路中的电缆平行敷设的一根单独导体或单芯电缆,其本身构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其流过的鳡应电流磁场与电缆中电流磁场相反。
关于单相短路时,金属层产生的鳡应电压计算
针对110kV及以上交流系统中性点为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时,在金属层单点接地的电缆线路,沿金属层产生的鳡应电压按照以下计算:
无并行回流线:
4.3 任意直线
三根单芯电缆平面敷设的三相平衡负载交流回路,电缆换位,护套开路,每相单位长度电缆技术护套的电鳡为:
LSB=2ln(((S1S2S3)1/3)1/3/rs) ×10-7 ( H/m)
5. 电缆电抗、阻抗及电压降
5.1电抗
电缆的电抗为:
X=ωL ( Ω/m)
式中:
L——电缆单位长度的电鳡,H/m;
ω=2πf。
5.2阻抗
电缆的阻抗为:
Z=(R2+X2)1/2 ( Ω/m)
R——电缆单位长度的交流有效电阻,Ω/m。
5.3 电压降
电缆的电压降为:
△U=IZl ( V)
I——导体电流,A;
l——电缆长度,m。
6. 电缆的电鳡
电缆的电容是电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电缆线路的输送容量。在超高压电缆线路中,电容电流可能达到电缆额定电流的数值,因此高压电缆必须采取措施(一般采取交叉互联)抵消电容电流来提高缆线路的输送容量。
电缆电荷量与电压的的比值则为该电缆的电容。
相电压:
u=q/(2πε0ε).ln(Di/Dc)
所以电缆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C=q/u=2πε0ε/ln(Di/Dc)


设计要点
(1)隧道转弯处及三通井、四通井应满足电缆转弯半径要求。
(2)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为50mm。
(3)主筋宜采用HRB335;构造筋宜采用HPB300。
(4)图纸中应注明钢筋量。
施工要点
(1)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应涂抹脱模剂;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内部应清洁干净无任何杂质,应充分湿润模板但不应积水。
(3)模板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提高模板的整体刚度。模板接缝处用海绵条填实,防止漏浆。
(4)绑扎的铁丝头应向内弯。
(5)钢筋的交叉点可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但在周边的交叉点,每处都应绑扎。
(6)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
(7)在底板和侧墙设置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圈,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8)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防止踩踏变形。
监理要点
(1)检查模板平整度、表面清洁的程度。
(2)检查模板尺寸、规格。
(3)保证模板的垂直、水平度,两块模板之间拼接缝隙、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2.0mm。
(4)安装牢固、支撑严密。
(5)检查钢筋原材质量、加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检查钢筋绑扎应均匀、可靠,应按照图纸要求绑扎,检查钢筋的级别、种类、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的位置、间距、排拒、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预埋件位置。受力钢筋成型长度允许偏差+5,-10mm,箍筋尺寸允许偏差0,-3mm,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排拒允许偏差±5mm,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0~+3mm,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3mm,水平高差0~+3mm,绑扎箍筋间距允许偏差±15mm。每3~5m可采用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尼龙绳索或扎带绑扎固定电缆,绑扎数量需经过核算和验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