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发展历程及应用全解析
电动式扬声器
电动式扬声器是Ernst W. Siemens (Siemens & Halske公司创始人)于1874年1月20日申请的扬声器原型专利。此种扬声器是让带支撑系统的音圈处于磁场中,以便使振动系统保持轴向运动。当时主要用于继电器而不是扬声器领域。十一、气孔这个结构是贯穿T铁的一个孔道,并不存在于所有的单元上。1877年12月14日, Si
超薄扬声器批发
扬声器发展历程及应用全解析
电动式扬声器
电动式扬声器是Ernst W. Siemens (Siemens & Halske公司创始人)于1874年1月20日申请的扬声器原型专利。此种扬声器是让带支撑系统的音圈处于磁场中,以便使振动系统保持轴向运动。当时主要用于继电器而不是扬声器领域。十一、气孔这个结构是贯穿T铁的一个孔道,并不存在于所有的单元上。1877年12月14日, Siemens申请了号筒专利,在一个移动的音圈上面附着一个羊皮纸作为声音辐射器,羊皮纸可以制成指数型锥体形状,这是 一个留声机时代的号筒实型。
1898年,英国Oliver Lodge爵士进一步依照电话传声筒的原理发明了锥盆喇叭,与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喇叭十分类似,这个发明决定了现在99%的现代动圈扬声器的结构Lodge爵士称为“咆哮的电话”。不过这个发明却无法运用,因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发明了三极真空管,而制成可用的扩大机又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所以锥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渐普及起来。外置扬声器即一般所指的音箱,内置扬声器是指MP4播放器具有内置的喇叭。
又过了整整25年,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广播出现。C. W. Rice 和E. W. Kellogg发表了划时代的文章“新型非号筒式单元”,详细介绍了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利用这个理论设计的Radiola 104音箱美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电动式扬声器的基本原理没有变化,只是改进了设计细节及零件。频响范围动态范围等方面较老产品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动式扬声器以结构简单,音质高,成本低,动态大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主流。


怎么能分别这些喇叭的好坏呢
1、低音喇叭鼓纸的材质,弹波的软硬程度,音圈的线圈匝数。可以说任何一个环节有所改变都会影响喇叭的曲线。差不多的喇叭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有风格的问题,一分价钱一分货。
2、用电脑测式一下喇叭的频响曲线就知道这喇叭性能。
3、磁钢和音圈的层数与口径决定喇叭的功率。
怎么能分别这些喇叭的好坏呢
音箱功率非越大越好
功率,该指标说简单一点就是,感觉上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
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通常将音乐功率标得很大,但音箱的功率也不是越大越好,适用就是不错的,对于普通家庭用户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来说,真正意义上的50W功率已足够了,没有必要去过分追求高功率。
信噪,比对于任何音频设备来说都是关键的指标,信噪比指的是不失真信号与噪音信号的比值,单位是dB,一般合格的音箱信噪比应该达到90dB,如果一套X.1系统的信噪比不能达到75dB,那么这套系统基本上是不能听的。
灵敏度是指在给音箱输入端输入1W/1kHz信号时,在距音箱喇叭平面垂直中轴前方一米的地方所测得的声压级。
灵敏度,单位为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普通音箱的灵敏度在85~90dB范围内,85dB以下为低灵敏度,90dB以上为高灵敏度。
总结:一个喇叭好坏看曲线、参数、结构搭配、选料方面、靠听感。
2、可以分辨得和现实一样?
A:问题很广泛,从频响曲线为切入点。前面说过,音膜理论上是和电频信号同一频率振动的,但要实现高保真,需要将线性与非线性失真考虑在内。非线性失真就好比一对人类夫妻生出一只猴子,即脱离了本来的属性。声音表现为浑浊,发毛、发沙、发破、发炸或者发硬,真实感变差。扬声器的种类很多,按其换能原理可分为电动式(即动圈式)、静电式(即电容式)、电磁式(即舌簧式)、压电式(即晶体式)等几种。而线性失真则表现为生出来的孩子能有20KG或者20两,虽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比例和正常的不一致,音质发生变化。能够避免这两个问题,声音就能分辨得和现实一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