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给氧方法
单、双侧鼻导管法.口罩法,面罩法,鼻塞法.氧气枕法,氧气帐法。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油、防热。
2.用氧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是否正确。
3.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日更换鼻导管l一2次,并山另一鼻孔插人,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价格

常用的给氧方法
单、双侧鼻导管法.口罩法,面罩法,鼻塞法.氧气枕法,氧气帐法。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油、防热。
2.用氧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是否正确。
3.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日更换鼻导管l一2次,并山另一鼻孔插人,以减少对鼻猫膜的刺激与压迫。
4.筒装氧气不可全部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493.3kpa (5k盯Cn劲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人筒内,于再次充氧时引起。
5.氧气简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样,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避免急用时影响抢救和。
1.操作目的 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确保用氧安全。
2.评估要点 评估患者病情、呼吸状态、缺氧程度、鼻腔情况。
3.指导要点 (1)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中心供氧气告知患者有关安全用氧的知识;告知患者安全用氧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强调不能自行调节氧流量,做好防火、防热、防油、防震 。 (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有效呼吸。 (3)告知患者勿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 (4)告知患者若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4.操作前准备 (1)氧气压力表装置1套、湿化瓶(内盛1/3~1/2体积的冷开水或蒸馏水)。 (2)盘:内盛一次性氧气导管2根、碗(内盛无菌纱布数块、氧气导管)、小杯(内盛清水)、棉签、剪刀、胶布、手电筒、别针、弯盘、输氧记录单、笔等。
5.实施过程 (1)核实患者身份: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手腕标志或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安装氧气压力表装置:连接氧气管道装置、氧气导管、湿化瓶,检查氧气压力表装置有无漏气。 (4)安置氧气导管前准备。 ①用湿棉签清洁患者鼻腔。 ②根据医嘱或患者病情调节氧流量。 ③连接一次性氧气导管,检查氧气导管是否通畅。 (5)放置氧气导管给氧。 ①将氧气导管前端蘸冷开水变湿润,自鼻孔轻轻插入鼻腔,观察有无呛咳,固定于鼻翼及脸颊部。 ②用别针固定氧气导管于适当处
呼吸的氧转化为人体内可利用的氧称为血氧。血液携带血氧向全身输入能源,血氧的输送量与心脏、大脑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血氧的含量就越高;心脏冠状动脉的输血能力越强,血氧输送到心脑及全身的浓度就越高,人体重要的运行状态就越好。
中心供氧系统应防火(大于10米)、防油、防热(小于45℃)、防震。操作阀门时应缓慢进行。氧气瓶更换前应检查气瓶嘴是否清洁,凡被油脂污染的禁止使用。氧站内严禁吸烟和进行任何明火作业,禁止存放、物品,不准用电热器、燃气炉等进行取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