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原子荧光空白的因素
载气的影响相对标准偏差与信号强度呈矛盾的变化,也就是当气流速较低时,测定的灵敏较高.但结果的变动性加大,实际测定取气流速200ml/min,此时测定的灵敏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2.5%)可以接受。 综合以上的因素,我们可以知道在原子荧光测定的过程中,选择好酸很重要,它是原子荧光分析的基础,调节合适的负高压和灯电流也相当的重要,它能使仪器的测量性能达到,同时要保证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价格
影响原子荧光空白的因素
载气的影响相对标准偏差与信号强度呈矛盾的变化,也就是当气流速较低时,测定的灵敏较高.但结果的变动性加大,实际测定取气流速200ml/min,此时测定的灵敏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2.5%)可以接受。 综合以上的因素,我们可以知道在原子荧光测定的过程中,选择好酸很重要,它是原子荧光分析的基础,调节合适的负高压和灯电流也相当的重要,它能使仪器的测量性能达到,同时要保证一定量的还原剂流量,使样品能够被充分的反应,这样原子荧光的空白值才能合乎实验的要求,才能为所测样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一定保障。
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分析佳的条件
负高压挑选负高压的调节与灯电流没有关系,不存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自动平衡概念,高压越高,则荧光信号越大,相同噪声也增大,稳定性就相对差一点,光电倍增管有一定的耐压规模,高压与灵敏度成指数关系。依据详细信号强度进行挑选,一般推荐在300左右,总调整规模是200~500V。 实际操作中依据不同元素灵敏度的凹凸能够改变负高压,例如硒元素灯灵敏度比较低,一般需求加大高压。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构造
产生及类型
当自由原子吸收了特征波长的辐射之后被激发到较高能态,接着又以辐射形式去活化,就可以观察到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可分为三类:共振原子荧光、非共振原子荧光与敏化原子荧光。共振原子荧光原子吸收辐射受激后再发射相同波长的辐射,产生共振原子荧光。若原子经热激发处于亚稳态,再吸收辐射进一步激发,然后再发射相同波长的共振荧光,此种共振原子荧光称为热助共振原子荧光。如In451.13nm就是这类荧光的例子。只有当基态是单一态,不存在中间能级,没有其它类型的荧光同时从同一激发态产生,才能产生共振原子荧光。非共振原子荧光当激发原子的辐射波长与受激原子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原子荧光。非共振原子荧光包括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与反斯托克斯荧光,直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直接跃迁到高于基态的亚稳态时所发射的荧光,如Pb405.78nm。只有基态是多重态时,才能产生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先以非辐射形式去活化方式回到较低的激发态,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回到基态而发射的荧光;或者是原子受辐射激发到中间能态,再经热激发到高能态,然后通过辐射方式去活化回到低能态而发射的荧光。种阶跃线荧光称为正常阶跃线荧光,如Na589.6nm,后一种阶跃线荧光称为热助阶跃线荧光,如Bi293.8nm。反斯托克斯荧光是发射的荧光波长比激发辐射的波长短,如In 410.18n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