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消失模的技术特征编辑
由于无粘结剂的干砂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发生坍塌的现象,所以1967年德国的A.Wittemoser采用了所谓"磁型铸造"。1971年,日本的Nagano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受此启发,今天的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铸造、消失模(所有的铸钢件)工艺流程1.组合浇注,一箱多件,大大提高了铸件的工艺出品率和生产效率。因此,近20年
消失模厂家

铸造,消失模的技术特征编辑
由于无粘结剂的干砂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发生坍塌的现象,所以1967年德国的A.Wittemoser采用了所谓"磁型铸造"。1971年,日本的Nagano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受此启发,今天的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铸造、消失模(所有的铸钢件)工艺流程1.组合浇注,一箱多件,大大提高了铸件的工艺出品率和生产效率。因此,近20年来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铸造、消失模(所有的铸钢件)
1958年,美国的H.F.shroyer发明了用可发性泡沫塑料模样制造金属铸件的专利技术并取得了专利(专利号USP2830343)。起初所用的模样是采用聚本乙烯(EPS)板材加工制成,采用粘土砂造型,用来生产艺术品铸件。采用这种方法造型后泡沫塑料模样不必起出,而是在浇入液态金属后聚本乙烯在高温下分子裂解而让出空间充满金属液,凝固后形成铸件。5.使用的金属模具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降低了模具的维护费用。1961年德国的Grunzweig和Harrtmann公司购买了这一专利技术加以开发,并在1962年在工业上得到应用。采用无粘结剂干砂生产铸件的技术由德国的H.Nellen和美国的T.R.Smith于1964年申请了专利。

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
1,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白模将做好的白模或采购的白模,按铸件的要求组合到一起,用冷胶或热熔胶粘结,缝隙用消失模修补膏进行修补,上涂料并烘干,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白模的密度,胶的使用方法,修不膏的使用方法,涂料的质量及是否适合铸件,烘干房的温湿度等细节要求。原因:涂料流动性差,粘度高,涂料向下流动时不能滴落,从而产生严重的流痕。
2,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浇铸电炉融化的铁水导入浇冒口即可,砂箱运至落砂区,出铸件,砂进入循环系统。清洁生产型砂中无化学粘结剂,低温下泡沫塑料对环境无害,旧砂回收率95%以上。荣阳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工艺的要求是细节,各个环节的紧密相连,如需转型上生产线可优先考虑荣阳消失模生产线 ,保证顺利出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