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相关的技术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1、技术指标
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漆、建材、油墨、食品、日用、化工、纺织、饲料等行业的生产、加工中。不同行业对碳酸钙产品的质量有着不同的控制指标。这些质量控制指标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化学指标,一是物理指标。就化学指标而言,主要是指它的纯度,如是否含铁锰杂质等,这类指标比较容易达到,只要选定了品位合
食用级碳酸钙粉的价格
产品相关的技术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1、技术指标
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漆、建材、油墨、食品、日用、化工、纺织、饲料等行业的生产、加工中。不同行业对碳酸钙产品的质量有着不同的控制指标。这些质量控制指标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化学指标,一是物理指标。就化学指标而言,主要是指它的纯度,如是否含铁锰杂质等,这类指标比较容易达到,只要选定了品位合格的石灰石矿,在产品中数值波动范围不会很大。物理指标(如产品的形态粒度范围、沉降比体积、比表面积)则不然。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制备过程,产品结晶粒子大小、粒度分布、结晶形态等差异造成的 。其中产品碳酸钙的沉降比体积是碳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函数 ,同时也是碳酸钙产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
超细碳酸钙
活性碳酸钙
微细重质碳酸钙--技术指标
2、测试方法:
2.1在质量技术指标设置方面:
在造纸工业应用方面,根据造纸工业的要求,取消HG/T 3249—2001《工业重质碳酸钙》标准中的pH值、105℃下挥发物、铁含量、锰含量、活化度、筛余物、铜七等项指标;在HG/T 3249.1—2008《造纸工业用重质碳酸钙》标准中,增设了比表面积、深色异物、细度、磨耗率、铅、六价铬、、、镉九等项指标。
在涂料工业应用方面,根据涂料工业的要求,取消HG/T 3249—2001《工业重质碳酸钙》标准中的pH值、盐酸不溶物、105℃挥发物、铁含量、锰含量、筛余物、铜七等项指标;在HG/T 3249.2—2008《涂料工业用重质碳酸钙》标准中,增设了细度、比表面积、铅、六价铬、、、镉七等项指标。
纵观塑料行业使用碳酸钙的历史,可以认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塑料工业起步以来,碳酸钙的应用就始终伴随着塑料加工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碳酸钙在塑料中应用的思路得益于轻质碳酸钙在橡胶材料及制品中的应用经验,这也是为什么轻钙的使用要早于重钙,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缘故。
上世纪八十年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资源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重质碳酸钙的加工和应用迅速兴起,以填充母料为代表的大量使用重质碳酸钙的历史时期来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重钙的加工出现飞跃,粒径在10μm以下的超细重钙开始进入市场,重钙与轻钙并用,不同粗细范围的重钙并举的第三阶段开始。到2015年,纳米碳酸钙实现产业化,为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应用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碳酸钙作为塑料常用的粉体材料具有许多其它粉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如白度高、易表面有机化处理、对加工设备及模具的磨损轻、成型加工流动性好等,加之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成为塑料加工行业的无机矿物粉体材料。依据目前塑料加工企业的思路和经验,在选用碳酸钙时所考虑的因素构成对碳酸钙的基本要求。
一、价格低廉
尽管碳酸钙相对合成树脂其价格已十分低廉,相对其它任何一种粉体材料也称得上物美价廉,但因供应商多,企业仍然对价格敏感,在可以使用的前提下越便宜越好。
二、白度越高越好
碳酸钙本身的色泽较之其它无机矿物粉体材料都要白,从具体数值上说达到90度就可以了,白度对填充塑料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塑料加工企业仍然希望白度越高越好是基于
二、食品级碳酸钙特点
1、高纯度且无有害物质
高纯度(99%以上)高白度,几乎无杂质成分,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能通过食品安全检测。
2、加工过程清洁无污染
与工业级碳酸钙在生产上,对于矿石原料的要求不同,用作生产食品级碳酸钙的矿石必须是高质量高含量的矿石,加工过程中不允许有污染和杂质,包装过程中也要保证清洁无污染。
3、相较于工业碳酸钙更为昂贵
质量好,纯度越高,白度越高,目数越高,价格越贵。所以食品碳酸钙的价格比工业碳酸钙的价格贵好几倍。市场上有一种是通过珍珠,贝壳,珊瑚,蛋壳等生物中,经过加工生产获得的生物食品级碳酸钙,这种碳酸钙的成本会更高,价格也相对更贵。
三、食品级碳酸钙质量标准
碳酸钙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其质量标准也越来越严格。《GB 1886.214—2016》规定了食品级碳酸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其主要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如下:
1、碳酸钙含量(以干基计)。要求在98.0%~100.5%之间。按照《GB 1886.214—2016》附录A中A.4检测或按照络合滴定法检测。
2、盐酸不溶物含量。要求不超过0.2%。按照《GB 1886.214—2016》附录A中A.5重量法检测。
3、游离碱含量。要求通过试验。按照《GB 1886.214—2016》附录A中A.6酸碱滴定法检测。
4、镁和碱金属含量。要求不超过1%。按照《GB 1886.214—2016》附录A中A.7重量法检测。
5、干燥减量含量。要求不超过2.0%。按照《GB 1886.214—2016》附录A中A.8 干燥减量的测定。可使用WL-90水分仪进行检测,测试结果与《GB 1886.214—2016》附录A中A.8保持一致。
6、重金属含量。要求每千克不超过300毫克。按照《GB 1886.214—2016》附录A中A.9比色法检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