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termite, white ant),亦称虫尉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原本为等翅目,2007年,等翅目撤销,被归入蜚蠊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1生活,其社会为蚁后、兵蚁、工蚁。云南、广西和海南已发现5种筑垄白蚁:云南土白蚁和土垄大白蚁能筑一至数米高的大型垄巢。白蚁与蚂蚁虽一般同称为蚁(见蚁总科),但白蚁社会体系在分类地位上,白蚁属于较低级的半昆虫,蚂蚁则属于较高
白蚁防治工程
白蚁(termite, white ant),亦称虫尉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原本为等翅目,2007年,等翅目撤销,被归入蜚蠊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1生活,其社会为蚁后、兵蚁、工蚁。云南、广西和海南已发现5种筑垄白蚁:云南土白蚁和土垄大白蚁能筑一至数米高的大型垄巢。白蚁与蚂蚁虽一般同称为蚁(见蚁总科),但白蚁社会体系在分类地位上,白蚁属于较低级的半昆虫,蚂蚁则属于较高1级的全昆虫。根据化石判断,白蚁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虫发展而来,早出现于 2 亿年前的二叠纪。人们会误认为白蚁就是蚂蚁的一种,实际上白蚁和蚂蚁是两种不同物种。白蚁体软而小,通常长而圆,白色、淡黄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头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动。触角念珠状,腹基粗壮,前后翅等长;蚂蚁触角膝状,腹基瘦细,前翅大于后翅。古书所称蚁、螘、飞螘、蚍蜉、蠡、螱等,都与蚂蚁混同。宋代1开始有白蚁之名,并确定为白蚁的别称。 白蚁分布于热带和带地区 ,以木材或纤维素为食。白蚁是一种多形态、群居性而又有严格分工的昆虫,群体组织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继续生存。全世界已知2000多种。除澳白蚁科尚未发现外,其余4科均有,共达300余种。分布范围很广。
白蚁的灭治
诱杀法,由于农1药喷洒容易形成土壤的污染和破坏,在欧美等发达和地区使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拦截和灭杀白蚁。堤坝上生活的黑翅土白蚁为了获得其巢群所需的水分,必须有蚁路通到水源,堤坝上比较近水源的地方是迎水坡的水库水,堤坝内浸润线和反滤体的自由水,所以堤坝白蚁都会筑蚁路到这些水源丰富的地方取水。根据资料显示,安装白蚁控制诱集器的是在建筑物周围埋设白蚁控制诱集器,添加诱导剂,诱导剂的作用是和土壤发生反应生成木材腐蚀性气味及模仿巢穴的二氧化碳气味,研究证明这些成分是白蚁喜欢的气味,周围的白蚁会在一时间发现人工地下蚁站并且会侵食蚁站的木条,一旦发现蚁站内木条被侵食,施工人员在白蚁控制诱集器中投放饵剂,饵剂使用的配方是添加了昆虫生长调节剂及破坏白蚁消化系统,白蚁食用饵剂后会丧失几丁质合成的能力,“蚁后”在食用饵剂后所产的卵不能成虫,食用饵剂后的白蚁外表皮变得薄而脆,因不能支撑白蚁蜕皮的压力而。从而安全、地的灭杀整巢白蚁。
虽然白蚁危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车辆船只等,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原始繁殖蚁是长白蚁翅型有翅成虫(或称成虫一型),每巢内每年出现许多长翅型的繁殖蚁,在一定时期,分群飞出巢外进行交配时,翅始脱落。但也有有利一面,白蚁及共生的鸡枞菌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又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不仅可食用,还能治1疗一些人类疾病。在白蚁取食、筑巢过程中,又能加速物质循环及改善土壤结构等。其它方面的作用:据张贞华(1987)报道,黄翅大白蚁和黑翅土白蚁在铜矿区的土壤内营生,具有指示该区土壤及岩石含铜的实用意义,有利于找矿。据测定,浙江诸暨保和乡某铜矿区的上述两种土栖白蚁的虫体含铜量很高,黄翅大白蚁的虫体为191ppm,黑翅土白蚁的虫体为193ppm。其次是巢的菌圃和泥骨架含铜量也高,黄翅大白蚁的菌圃为131ppm,黑翅土白蚁的菌圃为128ppm,泥骨架为69ppm。显然,这是由于铜矿区水、土中含铜量的背景值高,而白蚁与真1菌却能忍耐这种重金属离子,并且能在此种环境中繁衍。据此,在田间或山上找铜矿时,可利用白蚁的此种生境调查,作为一种指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