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流程
1. 低温烘烤
底涂喷完后,基材即进入烘道调温至60—70℃,烘烤1—2分钟,溶剂挥发达到90%,涂料树脂产生交联反应,漆膜硬化。
2. 面漆
底涂经低温烘烤后,漆膜硬化,此时基材进入面漆喷房对其喷涂面漆。喷涂的方式与底涂相同。
3. 面漆烘烤
面漆烘烤相应要求烘烤时间延长至3分钟,使
涂装喷粉流水线
涂装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流程
1. 低温烘烤
底涂喷完后,基材即进入烘道调温至60—70℃,烘烤1—2分钟,溶剂挥发达到90%,涂料树脂产生交联反应,漆膜硬化。
2. 面漆
底涂经低温烘烤后,漆膜硬化,此时基材进入面漆喷房对其喷涂面漆。喷涂的方式与底涂相同。
3. 面漆烘烤
面漆烘烤相应要求烘烤时间延长至3分钟,使漆膜有一个流平过程,而且烘道温度要均匀,使溶剂均匀挥发。
4. 冷却下线
由于面涂层烘烤时间较长,表面有一定温度,漆膜表面过软,因此设立冷却段,采用大流量通风,带走表面温度,使漆膜层尽快冷却硬化,便于下线包装。冷却后的产品由输送链送至下料区,包装下线。
涂装生产线 -涂装生产线操作注意事项
一、在涂装生产线上进行浸涂操作时,有时造成被涂上、下部的漆膜具有厚度差异,尤其是在被涂物的下边缘出现肥厚积存。为提高涂层的装饰性,在小批量浸涂时用刷子手工除掉多余积存的漆滴,也可用离心力或静电引力设备除掉这些漆滴。
二、在涂装生产线上浸涂木制件时,注意时间不能太长,以免木材吸入过量的涂料,造成慢干和浪费。
三、加强通风设备,防止溶剂蒸气的危害;注意防火措置的安排和定期检查涂装生产线。
电泳涂装法
电泳涂装在英语中简称ED、AED(阳极电泳涂装)、CED(阴极电泳涂装)。
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19世纪30年代,但因当时水性涂料尚不发达而未得到工业应用。为提高汽车车身内腔和焊缝面的防腐蚀性,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于1957年开始着手研究电泳涂装法,于1961年建成一条泳涂车轮的试验生产线(阳极电泳涂装法),在1963年成功地用于汽车车身涂装。电泳:在导电介质中的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荷胶体树脂粒子和颜料粒子由电泳过程移向阴极。
电泳涂装法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安全、经济等优点,受到涂装界的重视。随着新型电泳涂料的开发和涂装技术的进步,尤其是1977年开发成功阳极离子电泳涂料和阴极电泳涂装技术,电泳涂装工艺在汽车工业中普及速度是shi无前例的,并由汽车工业推广应用到建材、轻工、农机、家用电器等工业领域。据市场统计,在1965年只有1%的汽车车身涂底漆采用阳极电泳涂装法,1970年为10%,而现今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法涂底漆的汽车车身达90%以上。2、高压水洗或清洁剂清洁:用高ya枪清洁车身表里外表(清洁介质是水或清洁剂),高ya枪的压力、流量,按其运用阐明书规则调整,确保车身各部位悉数冲刷到位,清洁完毕后,及时关闭清洁剂输入泵,并把清洁喷枪放到zhi定的方位。
脱脂后水洗为自来水洗,通常为两道水洗,先喷后浸。为防止水洗污染度低时车身锈蚀,可在新换槽后适当添加磷化中和剂、促进剂。需注意的是浸洗槽后的新鲜水喷淋,若与表调槽距离略长,脱脂效果良好,且环境温湿度稍高时,易造成车身生锈,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将新鲜水通过自动补水,而将出槽喷淋改为水洗浸洗槽的水,亦可通过阀门设计将出槽喷淋同时接通水洗槽和新鲜水,再根据实际生产状况选择用水。但对比较简易的凃装出产线,却很难保证恒温、恒湿和洁净的空气,使涂装设备的工件达不到满足的涂装设备效果,易使漆膜产生针(缩)孔、桔皮、颗粒等漆膜弊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