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河南电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生物质能不仅具有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而且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利用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生产新型能源,拓展了农产品的原料用途和加工途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效益,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
生物质气化发电模式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河南电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生物质能不仅具有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而且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利用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生产新型能源,拓展了农产品的原料用途和加工途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效益,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大有可为。因此,生物质气化技术已成为我国能源及农业研发领域的一个热点内容。在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不仅在集中供气方面有应用,科研单位又将生物质气化技术进行衍生,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发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秸秆发电的主要燃料,来源于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稻壳、棉花秸秆、林业间伐及加工剩余物等农林废弃物。秸秆发电变农民在田间无序焚烧,为集中燃烧并发电、造肥,节省了大量煤炭资源,并增加农民收入。电网公司旗下的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引进丹麦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于2006年12月1日建成投产了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国能单县1×25MW生物质发电工程,实现了大容量生物质直燃发电零的突破。该电厂2007年全年稳定运行8200多个小时,发电2.2亿千瓦时,消耗农林剩余物20多万吨,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民生活用能,秸秆燃烧效率仅约为15%,而直燃发电锅炉可将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大力发展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对于解决当前电力供应不足、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质气化技术也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生长和燃烧中不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量,不但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而且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据测算,可开发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近期约为5亿吨标准煤,远期可达10亿吨标准煤。即使按5亿吨标准煤计算,生物质发电可满足能源消费量的20%以上的电力,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5亿吨,、氮氧化物、减排量近2500万吨。除此之外,秸秆燃烧产生的灰分还可作为钾还田使用,一台2.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机组年生产达8000吨左右灰分。Cyclonicseparator旋风分离器进一步利用旋风作用分离气体和灰渣,使气化气中的灰渣尽可能低,从而保证内燃机燃烧气化气时,气缸的磨损为特别小。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形式多样,要利用气化发电设施创造良好社会经济效益,一定要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气化发电技术形式。增大发电规模有利于提高热效率,有利于降低二次污染;但随着市场变化其支持力度还应相应跟上,使这一新兴产业更好地发展。但大型气化发电系统也意味着高投资和复杂的机组系统,在地广人稀或经济欠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