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调整拉纸压轮,使标签纸贴紧出标剥离板。1.3调整标签电眼使电眼能感测出标签上的感测点,从而实现逐张出标。料带从料盘下来经过导料轮,剥离板及两滚轮,驱动轮和压带轮,之后到收料轴,就可以使用了。2调整挡边:2.1根据被贴物高度尺寸,调整前后进料挡边与前后出料挡边高低位置。2.2调整前进料挡边前后位置,使前后进料挡边间距略大于瓶径,以物料可以顺畅通过为原则。3调节分瓶螺杆位置
制袋机双面贴标机
1. 2调整拉纸压轮,使标签纸贴紧出标剥离板。1.3调整标签电眼使电眼能感测出标签上的感测点,从而实现逐张出标。料带从料盘下来经过导料轮,剥离板及两滚轮,驱动轮和压带轮,之后到收料轴,就可以使用了。2调整挡边:2.1根据被贴物高度尺寸,调整前后进料挡边与前后出料挡边高低位置。2.2调整前进料挡边前后位置,使前后进料挡边间距略大于瓶径,以物料可以顺畅通过为原则。3调节分瓶螺杆位置(设备变更后没有此功能):3.1调节分瓶螺杆的高低位置,使之旋转中心线与被贴物中心处于同一高度。3.2根据被贴物直径的大小调节分瓶螺杆的前后位置,并与前后挡边位置配合合适,且刚好压紧被贴物。
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1.贴不上标签:a-出标速度过慢。调高出标速度。b-预留标签不够长。调长预留标签长度。可以通过调整胶辊下部的轴承座来实现,必要时对胶辊上部的轴承进行调节。c-出标速度太快。调小出标速度。d-测物电眼离出标端太远。e-分瓶间隔太小。调低分瓶转速或调整分瓶螺杆位置。f-标签粘性差或被贴物不干净。2.标签贴后起皱:a-预留标签太长。调小标签预留长度。b-送标速度太快而卷瓶速度不够快。调整卷瓶带速度与送标器速度匹配。
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1.漏贴标签:a-测物电眼灵敏度欠佳。调整合适的电眼灵敏度。b-贴标速度过慢或主输送带速度过快。2.标签底纸拉松:a-贴标速度过慢于卷瓶带速度。造成离型层破坏的原因有原材料生产涂布时的缺陷,同时在印刷厂检验补标的工序中由于手法不当也可能造成离型层擦伤。b-出标板与卷瓶带距离大太近。3.印字不清或位置不准:a-字粒安装不正确。重新安装字粒。b-印字机位置安装不适当。重新调整印字机位置。4.无印字:a-印字机未接电源。接通印字机未接电源。b-印字机信号故障。维修印字机线路板。c-色带用完。更换色带。d-字粒温度不够。调高字粒温度或更换发热原件。
在包装机械设计领域,绝大多数设计人员仍沿用以前的设计方法:(1)根据设计任务书寻找同类机型作为样机;吸嘴对好后,对正治具,把产品放到治具上,关掉气源,调整治具前后左右位置(调整好后就不要动了)。(2)参考样机制定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及使用范围;(3)设计工作原理图、传动系统图;(4)设计关键零件,部件;(5)设计总装图方案和动作循环图;(6)设计部件图、总装图和零件图;(7)对主要部件中的关键零件进行强度、刚度校核;(8)设计控制原理图、施工图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