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1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1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1高容许浓度”指标;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监测结果如有1项不合格,
试验设备咨询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1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1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1高容许浓度”指标;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监测结果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6)经常查看压力表、流量表和温度表的数值,发现数值偏高偏低应及时调整,保持相对稳定。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要佩戴便携式气体报警仪,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4)按支承形式分,当容器采用立式支座支承时叫立式容器,用卧式支座支承时叫卧式容器。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化工容器结构
1、基本结构:在化工类工厂使用的设备中,有的用来贮存物料,如各种储罐、计量罐、高位槽;有的用来对物料进行物理处理,如换热器、精馏塔等;有的用于进行化学反应,如聚合釜,反应器,合成塔等。尽管这些设备作用各不相同,形状结构差异很大,尺寸大小千差万别,内部构件更是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外壳,这个外壳就叫化工容器。壳程清洗困难,管束制造后有温差应力存在,当冷热两流体的平均温差较大,或壳体和传热管材料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热应力超过材质的许用应力时,在壳体上应设膨胀节,由于膨胀节不能承受较大内压,所以换热器壳程压力不能太高。
(1)筒体是化工设备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传质、传热或化学反应所需要的工作空间,是化工容器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其内直径和容积往往需由工艺计算确定。圆柱形筒体(即圆筒)和球形筒体是工程中常用的筒体结构。
(2)封头根据几何形状的不同,封头可以分为球形、椭圆形、碟形、球冠形、锥壳和平盖等几种,其中以椭圆形封头应用多。封头与筒体的连接方式有可拆连接与不可拆连接(焊接)两种,可拆连接一般采用法兰连接方式。
(3)密封装置,化工容器上需要有许多密封装置,如封头和筒体间的可拆式连接,容器接管与外管道间可拆连接以及人孔、手孔盖的连接等,可以说化工容器能否正常安全地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封装置的可靠性。
(4)开孔与接管,化工容器中,由于工艺要求和检修及监测的需要,常在筒体或封头上开设各种大小的孔或安装接管,如人孔、手孔、视镜孔、物料进出口接管,以及安装压力表、液面计、安全阀、测温仪表等接管开孔。
(5)支座:化工容器靠支座支承并固定在基础上。随安装位置不同,化工容器支座分立式容器支座和卧式容器支座两类,其中立式容器支座又有腿式支座、支承式支座、耳式支座和裙式支座四种。
(6)安全附件:由于化工容器的使用特点及其内部介质的化学工艺特性,往往需要在容器上设置一些安全装置和测量、控制仪表来监控工作介质的参数,以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化工设备常用材料
1.了解材料各项性能的意义、碳钢与铸铁、常用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2.熟悉化工设备中常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3.掌握化工设备材料选用的原则,掌握几种常用化工设备材料(普低钢和低合金钢)的牌号、性能、用途;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方法和作用。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各种化学生产工艺的要求各不尽相同,如:压力从真空到高压甚至超高压、温度从低温到高温
以及腐蚀性等,使得设备处在极其复杂的操作条件下运行。由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对设备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合理的选用材料是设计化工设备的主要环节。
化工设备基础的验收与处理
地基和基础是设备安装的“根基”,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各地土质的不同,其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危。3取样分析进入化工设备内作业,必须预先办理《进塔入罐作业许可证》,并严格执行审批手续,审批人员应到现场认真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实践已经证明,很多设备事故却与基础的质量有关,而且一旦出现地基基础事故,采取补救措施非常困难,因此,设备安装前对设备的基础进行严格检验是非常必要和又不可缺少的工作步骤。根据有关规定,基础的验收和处理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设备安装前,设备基础必须经交接验收,基础上应明显的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相应的建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的设备基础应有沉降观测水焦点。
2.设备安装单位要按以下规定对基础进行复查
(1)基础的外观不应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2)基础外观及尺寸,位置等质量要求,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10-65)的规定。
(3)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周围土方应回填、夯实、整平、预埋的地脚螺栓螺纹部分应无损坏。
3.设备就位前,应按设计图样并依据有关建设物的轴线、边缘线、标高基准线复查设备的纵横中心线、标高基准线,并确定安装基准线。
4.设备就位前,基础表面进行修整。需灌浆的基础表面应凿麻面,被油污染混凝土应铲除,放置垫片处(至周边50mm)的混凝土表面应铲平,铲平位的水平偏差2mm/m。并按要求与垫片接触良好,预留地脚螺栓孔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