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产品从原材料的选取,到生产工艺都与超薄岩板有本质性区别。国内产品采用生产普通陶瓷的干压设备,压制出来的大规格产品的平整度都会有问题。而超薄岩板采用意大利原产真空挤压设备和全自动数控生产线,3600X1200X3MM的超薄岩板一次成型,电脑数控窑炉温度,1万方4个色号,这一切都是国内的生产企业无法比拟的。
由于超薄岩板自身超薄、超大、超轻、超韧的自身特点,已经突破了人类对传统意义上的
依诺岩板
国内的产品从原材料的选取,到生产工艺都与超薄岩板有本质性区别。国内产品采用生产普通陶瓷的干压设备,压制出来的大规格产品的平整度都会有问题。而超薄岩板采用意大利原产真空挤压设备和全自动数控生产线,3600X1200X3MM的超薄岩板一次成型,电脑数控窑炉温度,1万方4个色号,这一切都是国内的生产企业无法比拟的。
由于超薄岩板自身超薄、超大、超轻、超韧的自身特点,已经突破了人类对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材料的认识,相对于所谓的“陶瓷薄板”、“薄型瓷砖”来说,超薄岩板的定义更接近于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完全由天然无机成分烧结而成的高科技饰面板材。
大板从一出世就打破了《陶瓷板》标准的束缚,完全不受厚度的限制。过去,陶瓷薄板厚度不能超过6mm,大板却一下子将厚度增加到8mm、12mm、20mm,甚至更厚,规格也不断打破纪录,从原来的1200×900mm,到2400×1200mm、1600×3200mm、1600×4800mm。“陶博会”期间,以大板为主题的论坛同样是热点话题,引发行业人士的强烈关注。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从市场应用的角度出发,不求规格大、但求销售好,更加务实、理性推出1500×750mm规格的“陶瓷中板”。

很明显,“岩板”的概念比之“大板”,更能体现产品的属性和特征,“大”仅仅是规格,而“岩”则直观地表明了产品的表面特色和内在肌理,就跟当初“大理石瓷砖”从全抛釉中分离出来一样。此外,岩板的概念,还借鉴了陶瓷大板在橱柜、台面领域的应用,从过去的天然石、人造石到石英石,再到今天的陶瓷岩板,产品不断升级,边界不断拓展,应用更趋完善。
可以肯定的是,在空间美学的表现方面,“板”比之“砖”,明显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来看,“砖”消“板”长,将是未来建陶市场的发展趋势。

欧洲岩板在进入市场的初期,考虑到囿于消费市场的局限,若通过常规销售渠道进入装修市场,会走得十分艰难,因此其主动与橱柜、家具行业展开合作,拓宽岩板的应用领域。
“但是当时,国内陶企并未注意到岩板已经在跨界领域得以应用,也不知道岩板在橱柜、家具等领域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直到近两年国内陶企才开始重视岩板的跨界应用,才了解到国外有岩板企业已经在其它行业及领域深耕时间超过五年。”邱子良介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