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施工相对来说更受人们欢迎,且应用也比较普遍,那么它同传统的加固方式有什么优势呢?
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采用配套粘结树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起到结构补强和抗震加固的作用。广泛适用于建筑梁、板、柱、墙等的加固,以及桥梁、隧道、烟囱、筒仓等其它土木工程的加固补强。
碳纤维布加固具有以下特点:
1.抗拉强度高,是Ⅱ级钢筋的10倍以上。
碳纤维加固施工
碳纤维加固施工相对来说更受人们欢迎,且应用也比较普遍,那么它同传统的加固方式有什么优势呢?
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采用配套粘结树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起到结构补强和抗震加固的作用。广泛适用于建筑梁、板、柱、墙等的加固,以及桥梁、隧道、烟囱、筒仓等其它土木工程的加固补强。
碳纤维布加固具有以下特点:
1.抗拉强度高,是Ⅱ级钢筋的10倍以上。
2.轻质、柔软、易粘贴、质量易于保证,不增加结构自重及截面尺寸。
3.广泛应用于梁、柱、剪力墙、板的加固,特别适用于各类曲面结构。
4.耐久性好,耐酸、碱、盐及大气环境腐蚀。
5.可提高柱延性(抗震能力)2至4倍,提高梁、板的弯能力30%至;增强梁、柱抗剪能力30%至80%;提高柱、墙承压能力20%至50%。

碳纤维加固补强特征
该技术可实现无缝隙加固。钢材金属类加固材料的弯曲度较差,拐角、凸起等部位极易出现缝隙。碳纤维布是柔性材料,因此其可应对复杂的建筑结构,从而使建筑物的受力更加均匀。
施工流程更加便捷。碳纤维材料的占地面积较小并且重量较轻,因此其搬运过程不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力。同时碳纤维材料不需要提前塑型,因此其操作设备较少,施工人员可以三人为一小组。
碳纤维分类及命名
现在炭纤维的主要产品有聚基,沥青基及黏胶基3大类,每一类产品又因原纤维种类、工艺和炭纤维性能等不同,又分成许多品种。“炭纤维”一词实际上是多种炭纤维的总称,因此分类及命名就十分重要。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合会(IUPAC)曾对炭纤维的分类和命名作了规定。首先用PAN(聚),MP(中间相沥青)及VS(黏胶)表示炭纤维的类别,再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热处理温度如lht(表示热处理温度,1400℃),hht(热处理温度在2000℃以上),然后再加上表示性能的符号(如HT表示高强、HM高模、SHT超高强、HTHS高强高应变、IM中模及UHM超高模等)。同时指出,聚基,黏胶基及普通型沥青基炭纤维均属难石墨化的聚合物炭,而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及气相生长的炭纤维是易石墨化炭。在第三次国际炭纤维会议上(1985年,伦敦)。曾建议按力学性能将炭纤维分成下列5级。超高模量级(UHM): 模量在395 GPa以上;高模量级(HM): 模量在310~395 GPa间;中模量级(IM): 模量在255~310 GPa间;超高强度级(UHT): 强度在3.5 GPa以上模量在255 GPa以下;高强度级(HT): 强度达3.5 GPa。这两种分级法都有不足之处。现在炭纤维产品分类由制造商自行标明:原纤维种类、单丝孔数、直径、排列方式(如平行、缠结、加捻等),有无表面处理(及其种类),有无上浆(及浆剂种类)等。一些重要的商品名称及性能,可见聚基炭纤维和沥青基炭纤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