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按照营养类型可划分为腐生型、寄生型、共生型等。
1.腐生型食用菌
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残体而生活的或分解有机物及从中吸取养料的食用菌称为腐生型食用菌。在食用菌栽培领域,大多数可栽培的食用菌均属腐生型食用菌,如香菇、银耳、木耳、猴头菇、灵芝、金针菇等。
2.寄生型食用菌
菌类侵染活的生物,在食用菌中主要是虫草菌类,如、蛹虫草、蝉花等。
3
香菇的烘干机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按照营养类型可划分为腐生型、寄生型、共生型等。
1.腐生型食用菌
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残体而生活的或分解有机物及从中吸取养料的食用菌称为腐生型食用菌。在食用菌栽培领域,大多数可栽培的食用菌均属腐生型食用菌,如香菇、银耳、木耳、猴头菇、灵芝、金针菇等。
2.寄生型食用菌
菌类侵染活的生物,在食用菌中主要是虫草菌类,如、蛹虫草、蝉花等。
3.共生型食用菌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形成互为有利,互为提供营养物质又互相依存关系的为共生。
食用菌某些种类和某些动物、某些植物及真菌之间都存在着共生现象。
食用菌栽培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益,近年来,河北省魏县、广平县试验了“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取得成功,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能够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效益简介如下:
茬:平菇、姬菇或白灵菇
以姬菇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种,9月上旬即可接种栽培,10月初出菇,采菇期可延续到第二年的3月底,其间共出四潮菇。一个200平方米的普通菇棚,可投料1万公斤,产鲜菇1.25万公斤左右,每公斤按1.8元计算,产值达2.2万元左右,除去7000元料钱,毛收入1.5万元。
第二茬:鸡腿菇
8月至10月底完成制种。保存至第二年4月份。4月上旬,待上茬平菇或姬菇采收完后,将废料运至棚外暴晒2-3天,粉碎,然后把废料与新料按4:6的比例混合,装袋接种。200平方米的菇棚可利用茬废料1400公斤,节约开支1400元。发菌约需一个月时间。5月上旬菌丝发好后即可脱袋、覆土。5月中下旬开始采菇,6月底结束。其间可出三潮菇,200平方米的菇棚可覆料3500公斤,产鲜菇3000公斤,每公斤按3.4元计算,产值达1万元以上,除去3000元料钱,毛收入7000元。
第三茬:草菇
4月初至5月底完成制种,7月初开始种植草菇。原料可采用60%的麦秸加40%的菌糠,掺入适量的过磷酸钙。200平方米菇棚可利用第二茬废料1250公斤,节约开支1200元。原料配好后,铺于棚内畦间,厚度掌握在20厘米左右,然后接种。约10天后出菇,本茬可收2潮菇。一般每平方米可出菇6-7.5公斤,每公斤按4元计算,200平方米产值达5000元左右。
三茬总计可产鲜菇1.65万公斤,总产值可达3.7万元,除去建设200平方米菇棚投资1000元,用料投资1万元后,全年可实现毛收入2.6万元。
竹荪采收加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竹荪采收加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适时采收
竹荪菌球一般是在清晨5时破口,而破球抽柄、撒裙仅需2~3个小时,当菌裙下撒至离菌柄1/3时就要及时采收,过熟就会趟倒自溶。竹荪一般在上午9~10时撒完裙并停止生长,10时以后开始下降,中午12时开始焉萎,因此,适宜的采收时间是上午9~10点(此时竹荪菌裙开张达到),迟不超过11时。采收时应用锋利的小刀从菌托底切断菌索,切勿用手扯断,同时,还要注意防止泥土粘连菌柄和菌裙。采下后马上剥离菌盖和菌托。
为提高竹荪产量,产菇高峰期如人手跟不上,可提前在菌球破口露白含芭待放时(子实体未撒裙之前)采摘下来,并马上用小刀切去盖顶2~3毫米,再向菌盖上轻轻纵切一刀,剥离掉菌盖污绿色组织,弃掉菌托,放在竹筐内也照常能撒裙,且菇体更洁白干净。注意装竹荪的蓝子要用薄膜或纸垫上,以免擦伤竹荪,采收中要保持菇体的干净和完整,不要弄破菌裙,被孢体和泥土污染的竹荪要用清水洗净。菌盖和菌托洗去孢液和泥土后单独加工。
(二)及时加工
竹荪采收后在3小时内即应加工处理(干制),如隔夜加工则会变质。干制方法有日晒法和烘烤法,水洗过的竹荪不能立即入烘否则颜色污暗。
1、暴晒:晴天采收的竹荪,用阳光暴晒干,既经济质量又好。
2、烘干:雨天采收的竹荪,数量少时可用红外线灯烘烤,效果与日晒无异。数量大时,可用烘干机或烘干房,质量亦佳。
3、分级包装:竹荪干品的返潮力极强,应及时分级整理,捆扎成把装入双层塑料袋包装,并扎牢袋口,放置在黑暗处贮存,以防止受潮变质,降低商品价值。但刚烤干的竹荪容易破碎,因此,烤好后应连筛取出,略经回潮后方可包扎。
(三)妥善保管
竹荪娇嫩,保管不善和贮存过久都会导致色泽加深变黑,香气消失,风味大减,甚至生虫变质,所以应保存在通风、干燥、低温的地方,还应经常检查,如发现回潮变软应及时摊晒或文火烘干。
食用菌市场容量
据工业协会的数据,发达农业机械的品类有 7000 多种,而国内只有 3000 多种,也就是有一半以上的农机还没有在国内推广使用,这是一个巨大而全新、充满想象力的市场空间。近几年国内农机的范围和领域正在迅速扩展,全程机械化、全领域机械化如火如荼的展开,继烘干机、无人机等跨界产品之后,食用菌设备也加入了农机大本营,今后国内农业全程机械化里,将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品类:食用菌全程机械化设备。
是大的食用菌生产国,食用菌已经成为继粮、油、水果、蔬菜之后第五大作物。作为国际性的健康食品,食用菌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是兼有荤素两者之长的食品。2006 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食用菌消费需求不断上升,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食用菌生产由野外采收和分散种植向着工厂化、规模化发展,并且进度不断加快,工厂化生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食用菌行业的重要生产模式。截至 2018年9月,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达到498多家。从 2010 年到 2018 年,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年产量从 65万吨上升至327万吨,工厂化比例也由 0.54% 逐年上升至10%,可以看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与粮食作物一样,正由分散走向集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