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技术路线趋势
污泥处理技术路线趋势
目前,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堆肥、焚烧和协调焚烧。而国内外研究表明,污泥脱水后炭化制成污泥炭更能符合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污泥处置发展方向。
借鉴国际经验,未来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发展主要有以下路径:
沼气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为主的厌氧消化技术路线厌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并减少后续处理能耗。
带式污泥节能干化流程
污泥处理技术路线趋势
污泥处理技术路线趋势
目前,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堆肥、焚烧和协调焚烧。而国内外研究表明,污泥脱水后炭化制成污泥炭更能符合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污泥处置发展方向。
借鉴国际经验,未来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发展主要有以下路径:
沼气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为主的厌氧消化技术路线厌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并减少后续处理能耗。
通常认为厌氧反应可以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通过厌氧反应,污泥中有机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减少。此外,厌氧消化提高污泥脱水稳定性,让焚烧等后续处理减少35%以上的能耗。
探索干燥技术的发展道路将势在必行
干燥作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广泛领域,它不仅是大批工农业产品不可或缺的基本生产环节,干燥也是的耗能大户,所用能源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12%左右。污泥深度脱水+节能干化系统1、系统目标:将含水率80%湿污泥或含水率98%的浓缩污泥行深度脱水至含水率60%、然后节能干化到含水率40%以下。另外,干燥过程造成的污染又常常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干燥技术的进步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关系。
面对严峻的能源与环境挑战,^近以、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了至2020年的中长期能源科技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这一能源环境发展战略的制定,也为干燥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探索干燥技术的新型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与工农业生产中的其它操作环节相比,干燥过程的节能与防治污染任务尤其迫切。
根据住建部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县级以上城市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近4000座,产生市政污泥约4300万吨/年,且每年污水、污泥产量还在稳定递增。预计2020年市政污泥总量将超过5000万吨!原理是通过热量的传递,使物料和里面的水升温,部分水吸收热量气化,形态变化由液固混合态(湿料)向——固态(干料)和气态(水蒸气)转变,然后排出水蒸汽,达到降低物料水分的目的。这是他们整个新技术战略“SconttishWater”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热源是能产生热风的装置,燃煤、燃气、燃油、电加热等——热风与被干燥物料直接接触,带走物料中的水分——除尘(因风量很大,需要两到三级除尘),旋风除尘分离大粒径粉尘,布袋或电除尘(或电袋复合、或湿电)分离小粒径粉尘——喷淋降温,脱硫(脱出SO2,常用氨法、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氧化镁法等)——达标排放,粉尘5~20mg/Nm3,SO2<20~30mg/Nm3,NOX<50~100mg/Nm3(根据当地环保排放标准)热源是能产生热风的装置,燃煤、燃气、燃油、电加热等——热风与被干燥物料直接接触,带走物料中的水分——除尘(因风量很大,需要两到三级除尘),旋风除尘分离大粒径粉尘,布袋或电除尘(或电袋复合、或湿电)分离小粒径粉尘——喷淋降温,脱硫(脱出SO2,常用氨法、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氧化镁法等)——达标排放,粉尘5~20mg/Nm3,SO2<20~30mg/Nm3,NOX<50~100mg/Nm3(根据当地环保排放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