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注浆完成时,对锚杆进行居中固定。
通病现象6:注浆时拔注浆管过早
产生原因:注浆过程中,担心注浆管不能拔出,注浆过程中拔出过快。
产生后果:影响被串孔的注浆质量,影响锚固力。
防治措施:对于锚杆间距较近的,跳隔施工,及时注浆。
防治措施:检测前,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和建设单位共同参与
矿用支护锚网电话
防治措施:注浆完成时,对锚杆进行居中固定。
通病现象6:注浆时拔注浆管过早
产生原因:注浆过程中,担心注浆管不能拔出,注浆过程中拔出过快。
产生后果:影响被串孔的注浆质量,影响锚固力。
防治措施:对于锚杆间距较近的,跳隔施工,及时注浆。
防治措施:检测前,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和建设单位共同参与检测点的选择,并签字确认。
通病现象2:抗拔力检测点不具有代表性
导言
锚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克服岩土体抗拉能力远远抗压能力的缺点。今天我们总结了锚杆施工要点,一起来看吧。
施工技术要求
关于布置锚杆的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人员一般会按照隧道断面成状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遇到主结构面不明显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按照隧道周边轮廓的垂直布置,在开挖面上面进行梅花形锚杆的布点阵。
(1)孔位布置:孔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布孔并标记,偏差不得大于20cm。
(2)锚杆孔径:砂浆锚杆的锚杆孔径应大于锚杆体直径15mm。
(3)钻孔方向:锚杆孔宜沿隧道周边径向钻孔,但钻孔不宜平行岩面。
(4)钻孔深度:砂浆锚杆孔深误差不应大于±10cm。
(5)锚杆孔应保持直线。
(6)灌浆前清孔:钻孔内若残存有积水、岩粉、碎屑或其他杂物,会影响灌浆质量和妨碍锚
③采用无水干钻,钻孔速度应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注意岩芯的拾取,并尽量提高岩芯采取率,锚固段必须进入化或更坚硬的岩层。
④做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到塌孔等时应进行固壁灌浆处理后,重新钻进。
⑤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稳钻1~2 分钟,防止孔底沉淀。原则上要求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出孔外。
⑥钻孔完成经检验后,应在24 小时内及时安装锚筋体并注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