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朋友自己在艾灸完之后,怎么处理还在燃烧的呢?有朋友可能说我用水浇灭,或者说直接切掉燃烧的部分。
但灭艾需要注意,因为制作的艾绒属于物,就算看不到烟气和火气,但火头下面的艾草可能还在微弱的燃烧,复燃的可能性大,甚至会引发火灾。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准备一个不锈钢或者玻璃的杯子,等到艾灸完毕之后,放进杯子中,将杯
熏蒸床艾灸柱加盟热线
不知道朋友自己在艾灸完之后,怎么处理还在燃烧的呢?有朋友可能说我用水浇灭,或者说直接切掉燃烧的部分。

但灭艾需要注意,因为制作的艾绒属于物,就算看不到烟气和火气,但火头下面的艾草可能还在微弱的燃烧,复燃的可能性大,甚至会引发火灾。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准备一个不锈钢或者玻璃的杯子,等到艾灸完毕之后,放进杯子中,将杯子盖上密封,阻挡空气的进入,熄灭。
3.艾灸时间太晚(上火,打乱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需,气门乃闭。”
意思是,人体阳气随时间变化,早上阳气、中午阳气盛、晚上阳气潜藏,毛孔闭合。
我们在艾灸时,就要遵循阳气消长的规律,比如上午中午艾灸,意义大于下午艾灸,白天艾灸,又大于晚上艾灸。
因此艾灸时间不能太晚,太晚的话,一个是容易造成阳盛阴衰,导致上火,阴虚,一个打乱阴阳的平衡,反而无法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所以不要超过晚上九点艾灸,因为过了九点,就是阳气潜藏的时候。
当然了,如果是急症的话,那就不分早晚,随时都可以艾灸。

4.缺乏系统艾灸(起效缓慢)
所谓系统艾灸,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坚持按照配穴,保证灸量,保障生活习惯的前提下集中施灸。
这样做的好处是效果明显,可以用的时间,发挥艾灸能量。
所以无论哪个时间段艾灸,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辩证配穴,制定疗程计划,系统的进行艾灸,忌三天两天晒网。
总而言之,也就是说艾灸虽好,但是如果你想用艾灸调理身体,也需要大家认真地对待,希望大家都能灸出一个好身体!
灸法有文字记载,早见于《左传》。《庄子盗跖篇》中记载孔子的一句话 “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以及《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都从侧面反映了艾灸疗法在当时的盛行。早的灸法专著出自汉代的曹操之子曹翕,著《曹氏灸方》七卷。晋代医家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书中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可见灸法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倡针和灸并用;在唐代灸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唐太署中有灸师和针师的区别。宋代是灸法的顶峰,形成了多部艾灸专著,至宋代灸法专著更不断出现,如《黄帝明堂灸经》三卷、闻人耆年之《备急灸法》一卷,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以及庄绰《灸膏肓俞穴法》一卷等。这些专著在不同时代,从不同角度记载和总结了古代医家灸法经验。

什么体质的人适宜艾灸呢?这可能是很多喜欢艾灸朋友的关心的问题。要知道这个,就要先来了解下中医的体质分类以及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体质:
中医人体体质分类有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气郁质。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属于什么样的体质,比如说阴虚或阳虚等,然后再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艾灸,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阴虚质:
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本体质秦伯未老中医主张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认为本方有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不蛮补四大优点,且服后有食欲增进,精神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