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方法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闭式小室内测试采暖散热器(简称散热器,暖气片)单位时间散热量(简称散热量)的原理、装置、方法、要求和数据的整理。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的采暖散热器。2、术语2.1辐射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部分靠辐射放热的称辐射散热器。2.2对流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几乎完全靠自然对流放热的称对流散热器。3、测
蒸汽盘管制作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方法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闭式小室内测试采暖散热器(简称散热器,暖气片)单位时间散热量(简称散热量)的原理、装置、方法、要求和数据的整理。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的采暖散热器。
2、术语
2.1辐射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部分靠辐射放热的称辐射散热器。
2.2对流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几乎完全靠自然对流放热的称对流散热器。
3、测试原理
3.1散热器的散热量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由下式求得: Q=Gp(h1—h2) 式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W; Gp——热媒的平均流量,Kg/s; h1——散热器进口处热媒的焓,J/Kg; h2——散热器出口处热媒的焓,J/Kg。注:h1、h2的数值系根据被测散热器进出口热媒的温度和压力,由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查得。
3.2热媒参数的测量 3.2.1热媒为热水时,当热水温度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当热水温度高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则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和压力,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和压力差。 3.2.2热媒为蒸汽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出口处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散热器进口处的蒸汽应有2~5℃的过热度,测试时被测散热器流出的应仅为凝结水,凝结水温度与散热器进口处蒸汽压力下饱和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 3.2.3热媒温度系指散热器进出口处的温度。如不可能在该处测量时,则测温点与散热器进(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0.3m。应对这段管道严格保温,并在计算散热量时减去这部分散热量。保温层应延伸到测温点之外0.3m以上。 3.2.4热媒参数测量的准确度应符合以下要求:流量:±0.5% 温度:±0.1℃ 压力():±1%压差:当压差大于1KPa时±5% 当压差小于1KPa时±0.05%KPa
换热器强化传热的主要方法
换热器强化传热的主要方法:
一是采用增大传热表面的结构,如
1.换热器采用翅片管,钉头管,螺纹管,波纹管等
2.管表面进行机械加工:螺环管、螺旋槽管、螺纹管等
3.换热器采用小管径管子,可增加相同管板面积上的布管数,增大传热面积
二是增加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流速,可以大大提高其传热系数,如:
1.增设扰流子,如在管中插入螺旋带,管外设置折流板,假管等。
2.增加换热器管程或壳程数目。
另外,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来制造换热器,做好换热器防腐防垢措施,及时清垢等都是提高传热效果的手段。
防止换热器结垢的措施:运行中严把水质关,必需对系统中的水和软
防止换热器结垢的措施:
运行中严把水质关,必需对系统中的水和软化罐中的软化水进行严格的水质化验,合格后才能注人换热器管网中。
新的系统投运时,应将换热器与系统分开,进行一段时间的轮回后,再将换热器并人系统中。以避免管网中杂质进入换热器。
在换热器整个系统中,除污器和过滤器应当进行不按期的清理外,还应当保持管网中的清洁,以防止换热器堵塞。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流道内要按逆流方式流动
工作原理
对于换热的两种介质,如果都是液体,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流道内要按逆流方式流动。所谓逆流是指进行换热的两相邻流道内的两种液体,沿螺旋流道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这样能使两种流体介质之间始终保持一定温差,从而达到好的传热效果。
对于换热的两种介质,一种是液体,另一种是气体,则它们在螺旋板式换热器内要按错流方式流动,即液体在换热器内沿螺旋方向流动,而气体沿换热器的轴向直接通过,这主要是考虑到气体的特点,气体一般要求流量大,阻力小,或有的是用于蒸汽冷凝,因此一般不让气体沿螺旋方向流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