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力学性能检验
可焊性套筒接头的现场力学性能检验包括工艺检验和单向拉伸试验。在施工前应对可焊性套筒接头进行工艺检验,应按照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对连接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每种规格以500个为一验收批,每验收批抽检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试件强度应符合JGJ107-201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中I级接头性
钢筋连接套筒
现场力学性能检验
可焊性套筒接头的现场力学性能检验包括工艺检验和单向拉伸试验。在施工前应对可焊性套筒接头进行工艺检验,应按照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对连接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每种规格以500个为一验收批,每验收批抽检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试件强度应符合JGJ107-201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中I级接头性能要求。
螺纹连接套筒接头工艺检验和力学性能试验试件的套筒均须焊接在钢板上,钢板尺寸要求是:直径32mm(含)以上钢筋为200mmX200mm,直径 28mm(含)以下钢筋为150mmX150mm;钢板厚度与材质应与型钢柱钢板厚度与材质相同。
3、可焊性套筒连接施工技术是以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为依托开发出的新型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技术。可焊性套筒连接施工技术在劲性钢柱间钢筋连接施工中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劲性钢柱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而且进一步拓宽了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产品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丝头的检验a)用尺子检验钢筋丝头的剥肋和滚丝长度是否合格。
b)用手把连接套筒旋入已加工的钢筋丝头,直到确认旋不进为止(注意有刺)。当看见连接套筒露出2~3扣螺纹(使用工具可再旋入),此时螺纹直径就应合格。
4.负载试车与调试
1)确定各零部件,各连接件无松动现象。
2)顺时针扳动进给手柄,确定机头在起始位置。
3)将待加工的钢筋装夹于夹紧钳上(两条纵肋要进入钳口的直槽中)使钢筋端面与剥肋到外端面平齐(工地常用一块3—5mm厚的钢板靠在剥肋刀前端面,钢筋抵住钢板,钳口夹紧钢筋后取出钢板),扳动夹紧手柄夹紧钢筋。
4)按动正转按钮,机头正转。
5)逆时针匀速扳动进给手柄(切勿猛进),剥肋过程开始。当剥肋长度达到要求时,剥肋行程挡块的轴承推动剥肋盘,使剥肋刀自动涨开,剥肋完成。
6)继续扳动进给手柄,滚丝轮到达钢筋并开始接触时,用力扳动进给手柄使滚丝轮滚轧上钢筋,机头旋转2~3圈以后,松开进给手柄,机器自动滚轧进给,到达需要距离时,反转触板使反转行程开关动作,,此时电机自动停止并反转,开始自动退刀。
7)自动退刀结束后(进给手柄没有动作),顺时针转动进给手柄,将机头退回到起始位置,此时剥肋刀应自动收缩复位,停止行程开关动作,电机自动停止。
8)松开夹紧手柄,卸下钢筋后加工完成。
钢筋连接技术的广泛应用
因技术和成本问题,冷挤压、镦粗直螺纹、锥螺纹已经被淘汰,现在市场常见的是滚轧直螺纹连接,滚轧直螺纹又因为剥肋滚轧质量容易保证、螺纹精度高而被广泛接受。
下面重点谈谈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相关技术问题:
滚轧直螺纹不是靠切削加工形成,而是靠滚轧方式形成螺纹,因而的保留了原钢筋的承载截面积和抗拉强度,是滚轧直螺纹连接优越性之一。
一般热轧钢筋强度分布并不均匀,其代表了钢材的一般强度,并且纤维组织有一定的方向性。而钢筋表层由于钢筋轧制时强大的压力,晶粒更加细致和紧密,其强度和硬度相对较高。
当采用切削的方法加工钢筋丝头的螺纹时,钢筋表层强度较高的致密层被切去,减少了承载截面积及强化的持力层,对强度和传力性能来说是一种损失。此外,切削加工会切断纤维组织的连续性,影响钢材纤维传力的性能。
滚轧加工克服了这一缺点,通过滚轧加工后的钢材微观组织变得更加致密,起到了提高强度、强化抗力的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