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的控制 应控制建立的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所作出的承诺提供证据: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质量方针;
产量认证机构
记录的控制 应控制建立的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所作出的承诺提供证据: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质量方针; 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进行管理评审; e)确保资源的获得。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和8.2.1)。 5.3质量方针: 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1、提高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对合同全过程和服务实施有效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合同履约率,改进服务,使顾客满意度显著提高,为企业赢得更好的质量信誉。
2、有利于参加重大工程招标等竞争。
3、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度,取得宣传效益。
4、减少重复检查。如可免去顾客的对供方现场评定。
5、通过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鼓舞士气,增强工作积极性;人人参与,增强内部团结和凝聚力。
一般来讲,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是按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步骤展开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一阶段,内涵成本控制阶段。这是初步成本控制阶段,主要是打好基础。第二阶段,外延成本控制阶段。这一阶段是完善发证阶段,主要是系统控制。这一阶段的控制措施由经济管理型转向了技术管理型,发送了质的飞跃。这是因为随着企业外部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企业增支减利因素不断增加,单纯靠内涵控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因此,企业必须通过ISO9000认证让内涵控制为主转向以外延控制为主,并逐步形成外延控制体系,从而很大地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消化能力和发展能力,逐步使成本达到小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