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无尘室工程应用管理方案
一)首入无尘室的管理,包括对无尘室工作人员进入、物料进入、各类设备的搬入以及相关的设备、管线的维护管理,应做到不得将微粒、微生物带入无尘室。
二)洲上操作管理技术,对无尘室内人员用洁净工作服的制作、穿着和清洗;操作人员的移动和动作;室内设备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清扫、灭茵等,尽可能地减少、防止无尘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等。
无尘室设备
2016无尘室工程应用管理方案
一)首入无尘室的管理,包括对无尘室工作人员进入、物料进入、各类设备的搬入以及相关的设备、管线的维护管理,应做到不得将微粒、微生物带入无尘室。
二)洲上操作管理技术,对无尘室内人员用洁净工作服的制作、穿着和清洗;操作人员的移动和动作;室内设备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清扫、灭茵等,尽可能地减少、防止无尘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等。
三)洲上无尘室厂家严格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设施按要求正常运转,包括净化空调系统、各类水气电系统、生产工艺设备和工器具(工装夹具)等。以确保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空气洁净度等级。
四)重视清扫、灭菌管理,对无尘室内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清扫、灭茵以及方法、周期和检查作明确的规定,防止、捎除无尘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
五)无尘室环境控制的内容包括:空气净化、洁净建筑、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水或气体或化学品和生产设备、工器具等的污染物控制以及微振动、噪声、静电的控制、防止等。

4.8《医1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2010);
4.9《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ISO14644.1~7);
4.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11《建筑灭火器配制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02);
4.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4.15《医1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
4.16《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
5.1
检查洁净厂房与设施是否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有关要求。
5.2
检查洁净厂房与设施是否达到《医1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及《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GB505912010)有关要求。
5.3
检查空调净化系统的SOP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5.4
检查本系统在制药生产过程中的运行可靠性。
5.5
确认臭氧灭菌的效果
5.6
确定再确认周期
净化工程无尘车间涂装前地面处理
目的:清理混凝土地面,以保证环氧地坪的附着力。
1、对于有旧油漆地面,如油漆起壳,脱落或与环氧树脂起反应,则必须全部铲除或打磨掉,然后进行施工。垂直单向流洁净室,设有上下技术夹层,上技术夹层是送风静压箱,循环风处理装置、高1效过滤器,部分电力、照明、通信管线也在此敷设。如该油漆大部分附着力良好,不与环氧树脂起反应,则先铲除掉易脱落的部分漆皮,再用打磨机或手持砂纸将旧油漆表面打磨出粗糙作业面,以增强新漆的层间附着力。
2、对于打过蜡的地面,需先用除蜡水清洗或请清洁公司除蜡。
3、对于掉在地面的防锈漆、乳胶漆、泡泡糖、沥青,必须全部铲除。
4、不太平整、有水泥疙瘩、浮水泥渣地面,先用金刚打磨机打磨,然后吸尘。
5、对于潮湿或部分有水有急需施工的地面要采取吸水擦干,太阳灯照、热风机吹或煤气火烟灯喷烤,使其加速地面干燥,以达到施工要求。
6、机械面处理包括金刚打磨机及全自动钢丸喷砂机。
7、在涂装前对原地面处理后暴露出来的混凝土缺陷,如凹地、孔洞、蜂窝结构的麻面,可采用环氧砂浆点批,面批修补。
二、底漆涂装
目的:封闭气孔,增强结合。
1、修补区域干后方可进行底涂施工;
2、用纸胶带或塑料薄膜对涂装区非涂装部位进行保护(如墙角、柱子、固定设备等)。
3、按照底漆的使用比例,将一定量的组份B倒入组份A中,用手提电动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为2-3分钟左右,然后用短毛滚筒滚涂,局部的墙角、接口处可用短毛滚筒或刷子涂,根据施工现场温度确定固化时间(一般需要8-24小时)。5、当该涂料施工完毕后,在保养期内切匆使用,并须加强通风设备及防火措施。待底漆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其它工序。底涂施工要求滚涂均匀,无漏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