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设分两个阶段实施,一期为2014年到2016年底,主要完成框架网基准站、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以及国土资源、交通运输、中科院、、气象、测绘地理信息等6个行业数据处理中心等建设任务,建成基本系统,在范围提供基本服务;二期为2017年至2018年底,主要完成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补充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具备服务能力
2g北斗回收
系统建设分两个阶段实施,一期为2014年到2016年底,主要完成框架网基准站、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以及国土资源、交通运输、中科院、、气象、测绘地理信息等6个行业数据处理中心等建设任务,建成基本系统,在范围提供基本服务;二期为2017年至2018年底,主要完成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补充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具备服务能力。基本要素是实际应用中基本的元素,是整个北斗导航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的原始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制作规范,不得拆分、改变使用标准图形或随意更改标准颜色。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发射组网,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简称BDS)是自行研制的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导航已认定的供应商。按照国际民航标准,开展北斗星基增强系统设计、试验与建设。已完成系统实施方案论证,固化了系统在下一代双频多星座(DFMC)SBAS标准中的技术状态,进一步巩固了BDSBAS作为星基增强服务供应商的地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北斗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的原则,整合国内地基增强资源,建立以北斗为主、兼容其他导航系统的导航服务体系。
北斗三号系统向前兼容北斗二号系统,能够向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服务。采用在轨、地面备份策略,避免和降低突发在轨故障对系统服务性能的影响;采用地面设施的冗余设计,着力消除薄弱环节,增强系统可靠性。北斗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着眼于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导航系统,是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