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合成工艺及所用原料
催化剂主要为金属化合物,如锑系催化剂、锗系催化剂、钛系催化剂。其中,锑系催化剂由于活性高、副反应少,对聚酯的热降解反应促进程度低且价格低,制成的产量高,因此应用为广泛。
PET常采用如下两种合成方式:对苯二甲酸(PTA)与二醇(EG)的直接酯化法(PTA法)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的酯交换法(DMT法)。
PET材料批发
PET合成工艺及所用原料
催化剂主要为金属化合物,如锑系催化剂、锗系催化剂、钛系催化剂。其中,锑系催化剂由于活性高、副反应少,对聚酯的热降解反应促进程度低且价格低,制成的产量高,因此应用为广泛。
PET常采用如下两种合成方式:对苯二甲酸(PTA)与二醇(EG)的直接酯化法(PTA法)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的酯交换法(DMT法)。
直接酯化法是应用PTA和EG直接酯化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低聚物(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再进行缩聚反应。
直接酯化法与酯交换法相比,其优势在于流程短、消耗低、生产较安全。直接酯化法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主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

塑料片材起泡故障及对策:
(1)加热太快。可采取以下方法排除:
①适当降低加热器温度。
②适当放慢加热速度。
③适当加大片材与加热器的距离,使加热器离片材远一些。
(2)受热不匀。可采取以下方法排除:
①用折流板、分风罩或筛网调节热风的分布,使片材各部分受热均匀。
②检查加热器及遮蔽网有无损坏,并修复损坏部位。
(3)片材潮湿。可采取以下方法排除:
①进行预干燥处理。如厚度0.5mm的聚碳酸酯片材应在125-130°C温度下干燥1—2h,3mm厚的片材需干燥6—7h;厚度为3mm的ARS片材应在80-90°C温度下干燥1—2h,而且干燥后应立即进行热成型。
②进行预热处理。
③将加热方式改为两面加热。特别是当片材厚度在2mm以上时,必须采取两面加热。
④不要过早拆开片材的防潮包装。应在热成型前拆封并立即成型。
(4)片材中有气泡。应调整片材的生产工艺条件,消除气泡。
(5)片材类型或配方不当。应选用适宜的片材及合理调整配方
片材撕裂故障及对策:
(1)模具设计不良,转角处圆弧半径太小。应增大过渡圆弧的半径。
(2)片材加热温度太高或过低。当温度太高时,应适当减少加热时间,降
低加热温度,均匀和缓慢地加热,采用压缩空气微冷片材;当温度太低时,应适当延长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温度,预热片材,均匀加热
塑料片材的生产方法:
生产塑料包装片材的方法常见的有压延法,主要用于生产PVC、PVDC等片材;另一种是挤出法,用于生产BOPS、EPS、PET、PP、HIPS等片材。本文所提到的片材主要指采用“挤出机-T型机头-三辊压光装置-卷取”工艺生产的用于热成型包装制品的片材。国内生产片材机的行业随着包装片材的发展也不断推出的配置和新的机器。十几年来,片材生产与片材机制造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引进,也提高了塑料片材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新的片材加工技术、新的原辅材料在配置的设备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