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结晶板研究实验
相对于传统的蛋白质结晶中实验研究以及模拟研究所针对的单晶体尺度,本主要在过程尺度上对蛋白质结晶过程中晶体群体的生长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模型化和实验研究. 蛋白质晶体的形状以及产品的粒度分布是衡量结晶产量的主要指标,但是目前对蛋白质结晶的群体粒数衡算模型的研究还非常少,而且只能模拟粒度分布。
蛋白结晶板发展
获得晶体及提高晶体质量
蛋白结晶板价格
蛋白结晶板研究实验
相对于传统的蛋白质结晶中实验研究以及模拟研究所针对的单晶体尺度,本主要在过程尺度上对蛋白质结晶过程中晶体群体的生长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模型化和实验研究. 蛋白质晶体的形状以及产品的粒度分布是衡量结晶产量的主要指标,但是目前对蛋白质结晶的群体粒数衡算模型的研究还非常少,而且只能模拟粒度分布。
蛋白结晶板发展
获得晶体及提高晶体质量是蛋白质结晶方法学中的两大基本问题.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结构生物学家已发展了许多方法,其中针对蛋白质本身进行分子改造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如突变,还原化修饰,剪切或删除构象柔性环区,融合蛋白,复合物共结晶,原位蛋白质水解等方法对蛋白质本身进行分子改造,可明显提高其结晶成功率及晶体质量.随着该方面成功案例的不断积累,分子改造技术越来越凸显出其在蛋白质结构解析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一些难以结晶或提高晶体质量的蛋白质而言,其应用价值更不可忽视.针对近年来分子改造技术在蛋白质结晶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蛋白质晶体板技术研究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近年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成为生命科学关注的热点.晶体学作为结构生物学的基础,培养出高质量的单晶,对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三维空间结构的测定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分析和总结了蛋白质结晶的原理,常用的结晶化方法以及促进蛋白质结晶化技术研究的新进展,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各种原理和方法作了简要的概述,同时简单的介绍了蛋白质结晶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蛋白质结晶板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蛋白质结晶板,包括结晶板主体部分(10),以及在结晶板主体上以阵列形式分布的储槽单元(20),每一所述储槽单元(20)具有面板(240),在所述面板中间位置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为第二面板(250),在所述第二面板中间位置或靠近一侧的位置凹入形成储槽(220),所述储槽(220)至少一侧的第二面板(250)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滴液槽(230),所述面板(240)与第二面板(250)通过连接部(260)连接,所述结晶板主体部分(10)在其四周具有支撑部(300)。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在微腔中对蛋白质进行微批量法(microbatch)结晶的碟式微流控结晶芯片,它是一种高通量、低成本、低耗样量(纳升级)、操作简便的蛋白质结晶筛选方法,这种芯片能成功地结晶溶菌酶(lysozyme)和青色荧光蛋白(CyPet).为了系统地比较这种微流控芯片与传统的使用蒸汽扩散法的24孔结晶板的结晶能力,用3个Hampton结晶试剂盒
(作者: 来源:)